来源:山西晚报
漫画牛力
排队领号、填表审查、上线检测、交钱走人……这是每个车主每年都绕不过去的一个耗时耗钱的痛苦“仪式”。
流于形式、巧立名目乱收费、形成庞大地下灰色利益链……这是从未停止的对当前机动车年检制度的质疑。
现行机动车年检的实际效果有多大?为什么一些国家没有“车检”制度依旧好好的?放宽车检时限乃至取消车检制度是否是大势所趋?
不可或缺的“车检”?
公安部交管局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其中汽车1.5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突破3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2.46亿人。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规定,营运载客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分别5年以内和10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后每6个月检验1次;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
天津市交管局安监处负责人表示,对机动车进行检测比较重要,一年驾龄的驾驶人大概占到全部驾驶人总数的一成以上,三年驾龄以下的驾驶人更是占到了将近四成。相对年轻的汽车驾驶人结构,自身并不足以承担汽车安全的识别、消除,如果取消年检,汽车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就很难被发现。
在公安部与质检总局联合召开的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有关部门透露,我国“平均每年检验汽车7000多万辆次,及时发现严重安全隐患车辆300多万辆,对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
年耗资百亿元,检验流于形式:车检应该取消?
但在官方数据的背后,公众看到的更多是车检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甚至屡屡引发“集体吐槽”。
专家测算,我国平均每年7000多万辆次车辆年检,每次车辆检验需要100-200元,全国在车辆检测上要花费100多亿元。
河南车主彭伟说,每次验车都要排队拥挤,浪费时间。“一大早就到检测场,然后就能看到已经有一大堆车在排队。每一项检查都排着大队,即使车没任何问题,至少也要半天的时间”“纯属浪费时间走形式”。
“走过场”的问题更是让人恼火。天津车主小李有一辆经过改装的三菱轿车,“进排气系统、发动机、轮毂、刹车系统和车载电脑全改了。”按照规定,这样的车辆肯定无法通过年检,但实际上他的车每年都能顺利通过年检。“把别人的车轮换上,临时拆掉改装的尾翼,没人会拆开发动机看。”小李说。
尤其恶劣的是,在一些地方,车检检测线之外一条庞大的灰色利益链已成为“公开的秘密”。“黑中介”“车托”之类的“寄生”者勾结检验部门部分工作人员的问题屡见不鲜。
事实上,车检“形式主义”,检测沦为“花架子”,正使得车检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大打折扣。
放宽时限直至取消车检,大势所趋?
2014年5月,公安部与质检总局联合推出机动车检验改革新规——《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试行非营运轿车6年内免检,并推进检验机构社会化。
以宜昌市为例,以往检验机构没有社会化,具有资质的检测点只有1家,每逢车检高峰期,时常出现检测“供不应求”的状况,部分车主需要长时间等候。目前,宜昌全市已经有12家具备检测资质的社会化机构。
机动车检验改革新规中,放宽了检测时限,提出试行非营运轿车6年内免予上线检验、直接领取检验标志。湖北、天津市等多地交管部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是考虑到当前汽车产品质量不断提升,许多私家车出行频率不高、行驶里程偏少、定期保养较好等实际情况,而作出的针对性调整。
但有观点认为,车检新政只是解决了部分问题。武汉大学知名社会学者尚重生指出,随着条件的逐渐成熟,应当逐步探索取消车检制度。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国华认为,对于非营运轿车从放宽时限到最终取消车检制度,应该是大势所趋,因为非营运轿车的车检更多体现的是“对自己负责”。
事实上,放宽乃至取消车辆年检制度在现实中似乎并不是问题。比如,美国的车检是由各州自己管理负责的,部分州没有汽车年检的立法,法国新车前4年不需年检,加拿大则没有年检之说。
但取消车检亦不乏反对意见,不少人对于取消汽车年检是否会增加交通安全事故心怀顾虑。公安部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仍有133.8万辆大中型客货车逾期未进行安全检验。在人员伤亡事故中,有6790起是由于机动车安全性能不合格导致的,造成一万多人伤亡。
据新华社
○链接
机动车尾气检测造假揭秘
“问题车”花300元就能免检上路
截至201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54亿辆。根据多地环保部门公告,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造成雾霾、灰霾及光化学污染的重要原因。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机动车船向大气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国务院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明文要求,对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不得发放环保合格标志,不得上路行驶。
然而,记者在京津等地调查发现,在一些尾气检测的地下交易链条中,环保部监制的环保合格标志竟可花钱获得,濒临报废期限的“问题车”只花300元就能免检上路。
有的检测站“车虫”遍布,称不管啥车花钱就能通过检测
多地环保部门公告显示,尾气排放目前是新车检验、旧车年检的重要项目,具体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指标。
记者近日以验车者身份走访北京、天津的多家机动车检测站发现,个别检测站内不仅遍布被称为“车虫”的验车非法中介,甚至有检测人员公开提供收费“包过”的尾气检测服务。
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京安机动车检测场,缴费窗口一位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任何车辆必须在检测站检测尾气合格后,才能发放环保标志。但周边部分“车虫”表示,只要车主花钱通过他们代办验车,测尾气“包过”。
一家名为“北京猎豹机修”公司的代办验车人员表示,可以提供代验车服务。据介绍,以一辆2002年生产的桑塔纳为例,按规定检测价不超过200元,代过加价700元。“你们车主去过不了的,我们去了就包过。”这名“车虫”说。
在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的公交三机动车检测站内,有车主向记者反映,“车虫”就在缴费窗口旁招揽生意。采访中,一位穿着带有“检测”字样红色制服的工作人员一边引导车辆进场一边告诉记者,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可以找他“疏通”,“外观弄干净,尾气不用担心,给400元包你过。”
位于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的汽车检测站内,显眼处张贴着“严禁非法中介代办机动车检验手续”等标语,广播也在循环播出类似内容。但记者采访发现,办理大厅一边是缴费窗口,对面就坐着多名“车虫”。一名王姓“车虫”对记者宣称:“不管啥车,300元保证拿到环保标。”
根本不检测也能顺利拿到环保标,检测造假是业内公开秘密
记者采访发现,看似程序严格的尾气检测,在“车虫”和部分工作人员的暗箱操作下,漏洞频出,通过环保检测“很简单”。
记者在天津发现一辆已接近报废期限的小轿车。经技术人员鉴定,这辆2002年1月1日出厂的桑塔纳2000,已有13年车龄,存在手刹不灵、大灯表面氧化严重等隐患。
这辆车能通过检测吗?记者在天津河西区机动车检测站跟踪拍摄发现,在“车虫”的指引下,整个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都没有对这辆车的尾气排放进行检测。其后,河西区机动车检测站的运营方——天津市瑞达机动车检测公司提供了一份已盖章的检测报告。在报告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排放值都是空白,“排放”一栏全部没有数值。凭这样一张未检测尾气的报告,这辆车最终获得了标明为“环保部监制”的绿色环保合格标志。
除了直接不检测就给环保标,“车虫”们往往还通过换装置、改软件、调设备等种种手段通过尾气检测。
政府定点机动车维修企业、北京邮政汽修总厂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尾气检测能不能过全看检测严不严。如果过不了,可以去找“车虫”。一般拆下机动车的三元催化装置换成新的就能过,验尾气合格之后再换回来。
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原研究员韩应健表示,各地检测站工作人员与“车虫”内外勾结、暗中放水的事情非常普遍。
“有些检测站软件有猫腻,尾气检测让你过你就过,不让你过就过不了。有的工作人员连探头都懒得往排气管里插,测出来的尾气当然能达标。”韩应健说。天津一家检测站的维修人员也表示,尾气排放检测的人为操作空间很大,检测器离排气管“差了几厘米”也会降低排放值。
记者在主流信息分类网站上检索发现,京津地区从事“验车代办”的中介就有数千家。“尾气检测数据造假、买标卖标、检测流于形式已是业内共知的秘密。”国家机动车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颜梓清说。
很多检测站实为站长私人或企业承包,检得太严就没人去
据了解,有些地方的检测站由公安交管部门管审核结果,环保部门管标准,物价部门管价格。小小一个检测站,至少三个部门在监管。
为什么这么多部门都管不住检测造假?据记者了解,在一些地方,机动车检测站各有各的“后台”,其实际经营者是环卫、交通等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
有环保专家指出,由于种种管理漏洞,汽车尾气检测的权力寻租空间很大,成为一些人以权谋私的工具,令国家环保标准形同虚设。
近年来,已有安徽合肥、广西南宁等多地车检机构被查出存在虚假检测。在佛山车检“窝案”中,佛山市公安局原副局长王宏强落马前,就为车检站等经营者提供照顾,受贿约124万元;郑州市公安局机动车检测中心原民警高斌多次收受代理审车中介人员钱财共9万多元,甚至要求“车虫”为其购买2700元的血压治疗仪,才帮助检测顺利过关。
北京一位自称可搞定多家远郊检测场的“车虫”透露,很多检测站实为站长私人或企业承包,“检测场造假才能多赚钱,检得太严就没人去。”
记者采访中发现,在京津部分检测站,给“车虫”好处费后就可以不排队直接检测,甚至可以连续检测四五轮,直到通过为止。而没有交“好处费”的车主则只能排长队,检个车甚至要等上一整天。
“尾气检测弄虚作假极易成为大气污染恶化的诱因。”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系研究员姚圣卓等专家呼吁,只有通过严格真实准确的检测,才能有效收集到车辆污染量。“通过对高污染车的控制管理,才能约束机动车尾气污染,从源头减少雾霾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