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用户注册 | 登广告爆料邮箱繁体简体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好人好事 >

扶贫路上的“贴心人”

未知 2019-02-14 10:38
【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第一书记】扶贫路上的“贴心人”
——记阳城县河北镇河北村第一书记叶拽
  北风凛冽,银灰色的云块在层层山峦上奔腾驰骋,随着太阳渐渐露出头来,村庄中纵横错列的房顶上一排排光伏板,尽情地吸收着这冬日里的馈赠,山头的冬暖棚内香菇长势喜人,映衬在群山之间独显生机。
  2月10日,阳城县河北镇河北村里不同往年农闲,村民们在山头的大棚里忙得停不下来。“去年收成不错,香菇产了有7500公斤。”56岁的原国社常年腰椎不适,不能外出打工。村里建了大棚,便来打起了零工,每天负责将采摘下来的香菇送到冷库中去。“叶书记说,这些香菇要和我们的小米、玉米面一起包装,卖到城里去嘞。”在村里就赚上了固定工资的原国社笑着说道。
  “去年村里产了5000公斤小米,4000公斤玉米面,这几天就要把这些农产品进行包装,让我们的土产变得‘时髦’起来,能卖个好价钱。”说话的便是老原口里的第一书记叶拽。
  85后的叶拽是晋城市太行日报社派驻河北村的第一书记,从曾经走基层报道脱贫攻坚的“观察者”,到如今脱贫攻坚一线的“实践者”,3年里,他所在的河北村111户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年人均收入从原来的不足2000元到突破7000元,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2015年,初到河北村的叶拽在走村串户,翻看资料,摸清村情后,对河北村真正有了认识:建档立卡的省级贫困村;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群众生活困难,全村426户898口人,其中贫困户111户232人。当务之急,村集体需要项目,让村民能有活儿干、有钱挣。
  “解决群众的需求,这就是工作开展的第一步。”夜深了,住在村委宿舍的叶拽在自己的工作本上写下了驻村以来的第一句话。
  叶拽喜欢经常去村里转转,走家入户,听听村民的需求和想法。行走之间,随处可见房顶上架着的光伏板,把步子放慢,他告诉记者,当年,恰逢国家出台光伏扶贫的政策,借助帮扶单位国网晋城供电公司的行业优势,他们率先在村委会办公楼建起了10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成为阳城县第一个“百村光伏扶贫工程”的试点。当年村集体从中获益8万多元,实现了集体经济破零。
  “正是尝到了甜头,恰逢国家也出台政策鼓励贫困村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你看我们村阳光充足,村民坐在家里就有钱赚。”叶拽走进村民崔天胜家,指着屋顶两侧大大的光伏板说道,“可是,这样的光伏板光投资就要八万元,村民们一听就都拒绝了。”
  “口袋里没有钱,也担心这些光伏板赚不上钱!”68岁的崔天胜说起了当时的顾虑。
  为了尽快消除村民的顾虑,叶拽和村干部多次同光伏安装企业、银行协商,最终达成了“农户+安装公司+银行”的模式,村民不用出一分钱,只需在5年内、每年将光伏收益的90%用于还贷,10%留给自己。贷款还清后,光伏及收益全部归村民所有。“靠它我去年赚了1220元,等到还完贷款以后,一年能得一万二千多元呢。”拿着赚到的钱买了辆新三轮,老崔乐呵呵地说。
  “光伏还远远不够,如何变‘输血’为‘造血’?”叶拽说,农民离不开土地,脱贫致富还是要在土地上做文章。
  冬季萧瑟,万物荒芜,可却掩盖不住叶拽对这片土地的自信,开车几分钟便到了村里打造的“微型田园综合体”。在这里,不仅在归整好的700多亩撂荒的土地上种满了不同类型的蔬菜瓜果,还在国网晋城供电公司支持下建起了8栋冬暖棚。
  “现在山上山下种满了油用牡丹、羊角辣椒、向日葵等,等到春暖花开,我们这里将欣欣向荣。”在大棚里采摘香菇的村民们都乐呵呵地说,“一年四季不闲着,按劳计算薪酬,家门口就赚饱口袋喽。”
  “现在,我们这些土产和葵花油、西红柿酱、小蒜辣椒酱等加工产品在微店和朋友圈进行售卖,效果很好。”叶拽还专门制作了包装袋,上面印着他们的品牌——“我的农村亲戚”。
  晌午时分,叶拽接到了电话,他被评选为2018下半年“山西好人”,山下炊烟袅袅,阳光浓烈地洒在这片土地上,刚修好的水泥路蜿蜒着连接起村户和田园。叶拽说,这些荣誉都是靠村民信任取得的,新的一年里,他们在这里播下的希望种子就要结出绚烂的果实了。
 
 
本报记者郑璐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全站三晋国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