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片名为“憧憬”,近处低矮的平房与远处拔地而起的高楼形成鲜明对比
2、两人才能合抱的银杏树
3、改造施工工地
4、修车师傅老张和他的老宅院 李旭光供图
从上周起,太原市民“青鸟之光”的微信号热了。因为他跟拍迁拆中的太原五一路最勤快,又接连在朋友圈“晒”自配解说词的历史文化建筑系列,以及老民居、老树、老物件、施工现场等等。上百好友追帖,为这位城市变化的记录者点赞。“青鸟之光”的真名叫李旭光,今年53岁,在五一路生活了53年。三次搬家,都没有离开过五一路。五一路改造如火如荼,李旭光也没闲着。作为一名资深摄影爱好者,晨起晚出,端起镜头见证着自己“栖息地”的变化。用他的话来说,要捕捉生活中给人温暖、催人奋进的点滴,留住城市记忆。
连日来,本报记者跟随他的步伐,听他讲述在五一路 拍摄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
一棵老酸枣树的守护者
4月13日下午,阳光有些刺眼。在五一路中段路东边,李旭光斜挎上相机包,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砖瓦废墟间。穿着西装和皮鞋的他,看上去和四周不太搭调。他解释,“按照我的经验,穿正式一些,人家摸不清你是干啥的,不会轻易拒绝你的拍摄要求。”翻过“山头”,有两人蹲在写着红色“拆”字的平房边。看到李旭光,抬头用太原话问好:“你又来拍片啦!”他答:“再转转!还想拍一些!”
穿过砖瓦,再往北顺着五一路施工地走一截儿,一座散落着瓦砾片的老宅前,立着一棵八九米高的树。“这是一棵酸枣树!”他说,两天前,他在附近拍摄,有几位居民大老远喊住他,请他务必帮帮忙,为这棵树好好拍拍照。其中一位居民是55岁的张先生,对树颇有研究,一路上不停介绍,酸枣树长成大树不容易,希望老李拍拍它,引起人们关注,让酸枣树也受到保护。在酸枣树下,等着李旭光的还有73岁的阴师傅。阴师傅说,上世纪五十年代这棵树就在,推测有百年树龄。有一段时间,酸枣树被包裹在民房内。民房拆了,才露出本身。这里的住户搬走前,还在树上缠了一根细红布条。张先生说,那是希望大树好好活下去。“一棵老酸枣树,一批执著的守护者,这些都打动了我!”李旭光说,当晚他把酸枣树和它的守护者的图片,上传到了朋友圈。次日,就有朋友给相关园林部门打电话,替守护者讲述酸枣树的故事,呼吁园林工作人员到现场看一看,如果它确实是一棵了不起的酸枣树,请一定要保护它。
和酸枣树一样,老银杏树也是五一路居民的“心头肉”。李旭光说,有一次拍摄,俩大老爷们拉起手抱住一棵老银杏树,念叨着:“好家伙,我们合作才抱住了你!”可以说,这些树,伴随着人们生活,和五一路一起经历风霜雨雪,也被人们念念不忘。
一位不愿离开的修车师傅
在拍摄中,五一路一座老院的一位修车师傅让他记忆深刻。老人70岁,家里两扇木门从里面锁着,后来才知道,老人是不舍得离开热闹的五一路,关了门怕人进屋,他说,不是不支持城市建设,而是情感上不想离开。修车师傅的老宅院很有特点,大门口挂着车胎,李旭光想要用镜头记录下这里。
刚开始他去了三四次,每次都吃闭门羹。直到有一天,老人的女儿来喊门,门开了,李旭光说明来意,才随着一起进了家。“干啥了?拍啥了?”看着生面孔的他,老人不耐烦地说。他说:“我想给老居民留下个念想,哪怕是拍下曾经居住过的一间房、一个挂在墙上的笊篱,也能让他们想到曾经的家。”他没退出去,而是和老人套近乎,一口气说了几位老居民的名字。老人点头说认识,没再撵他走。
在此之后,李旭光又去了老人家三四次,他发现老人家的门不锁了。老人告诉他,自己不是不讲理,而且举双手赞同改造。可是从上世纪50年代起,住了快一辈子的家,说搬就搬,心里憋得特难受。“哪儿有五一路热闹了!我家开了门就是车水马龙的大街,看哪儿都见人影,心里跟着也红火着呢!走了,哪儿还能推开门就看见这么多人呀?”老人的一席话让他记忆犹新,说完话那种割不断、离不开的表情,更是在他脑海里定格了。
最后一次他去老人家,房子已经腾空了,可大门上的轮胎没有摘下来。老人家搬迁前后的场景,墙壁上的轮胎、笊篱、电表等,他挨个取了景。“现在,这些照片成了一种记忆,属于修车师傅的,也属于城市进程的纪实!”
这样的照片,他拍摄了近千张。有一户居民,房子拆之前,把家里一口瓮一样的老鱼缸卖了,李旭光看见了,“咔嚓”按下了快门,把鱼缸“芳容”藏入了他的镜头中。
在一抹阳光下,他拍摄了一排拖着影子的电表,每个电表代表着一户人家,他说这些也都是回忆。
总有朋友问他:“你每天在五一路,都拍啥?”他的回答是:“见啥都拍,只要是五一路的。”
一幅追拍一个星期的“憧憬”图
从去年12月份至今,李旭光已拍摄三四千张图片,一幅初定为“憧憬”的照片让他尤为喜欢。照片中,白云蓝天下,上马街的平房一座挨着一座,房顶上的油毡随处可见斑驳一片,平房之间堆积着杂物,环境显得杂乱。崇善寺庄严而肃穆。不远处,是中心城区迎泽区的并州路,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彰显新都市的魅力。他说,这幅图看一次让他心潮澎湃一次,就是城市改造进行时的象征。
说起拍摄“憧憬”的故事,他说,为这张照片他用了一周时间。有一天,看见太原天特别蓝,就琢磨着登高俯拍五一路。打电话拜托了一位朋友,到了对方在五一路的娘家拍,可是三层的高度还是不够,就想联系顶楼的邻居。过了几天,他如约到了这位邻居家,可是光线却不给力,又说好话,约到了次日一早七点半。拍摄当天,他六点四十就守在了楼下,直到光线最好的时候,才给对方打电话上的楼。等他拍完照,前后也就几分钟工夫,那种最佳光线就跑走了。
其实,早从去年12月起,他就开始系统地拍摄五一路了。他还给自己定了任务,分为了两个拍摄时间段。冬天七点半,夏天六点四十出门,拍完就回家。下午四五点出发,晚上七八点收工。他还把拍摄五一路分为了三个摄影段。南段:从五一路府东街以南到五一大楼,体现的是厚重的文化。中段:府东街以北到小东门以南,以拍摄民居为主,关注其中的建筑和人物故事。北段:小东门到胜利街,以拍摄近代的建筑为主,如星火俱乐部、苏联专家楼等等。
有味道、有文化的东西,一个也不错过
李旭光一边拍一边“晒”,拆迁的或不拆迁的建筑,移植或不移植的树木,甚至一狗一猫的照片,都呈现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将五一路的历史文化、居民生活、城市进程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出来。
如:“太原历史建筑之一”到“太原历史建筑之十二”,从“川至医学专科学校”写起,到小北门“二四七厂苏联专家楼旧址”,到赵树理故居和杨爱源旧居,到北大街与五一路交叉口的拱极门,精营东西街历史民居,等等。
4月14日一早,李旭光起早又出发了,要去他拍了还想拍的“川至医学专科学校”。这是一座造型保存完好别致的二层洋楼,整个建筑对称设计,也是太原市仅有几处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建筑,也是山西创建较早的一所高等医学院。
他说,他喜欢用镜头记录一些有味道、有文化的东西,所以五一路上和文化、文物、历史民居有关的,一个也不会错过,都在他“扫街”拍摄的范围内。
为啥叫“扫街”?他拍五一路,靠步行,一条条街巷里转悠,走到哪儿拍到哪儿。而经过60年后正在焕发新貌的五一路,是一天一个模样,他说,自己也不敢偷懒。刚开始的时候,李旭光的爱人不是很理解他,会问他:“你咋老往五一路跑?”后来,他在微信里发图,朋友纷纷点赞,她也跟着美滋滋的,也就不多问了,做好饭等他回家。
“我的生活圈从来没有离开过五一路。”李旭光说,他出生在上马街皇庙东巷,是荡着五一路水泥墩子上的铁链长大的,后来搬过两次家,也没有离开五一路。城市改造属于渐进式的,他希望能用镜头记录下来点滴变化,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
本报记者 马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