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日报
原标题:山西:依托田园风光乡土文化 着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山西:依托田园风光乡土文化 着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8月18日,在垣曲县美丽乡村蒲掌乡西阳村,来自县城的青年正在旅游观光。近年来,该县借助生态村、古村落等条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乐了城里人,富了山里人。崔松良摄
阅读提示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方向之一,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我省具有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农产品特色鲜明、地域文化丰富等特点,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是吕梁、太行“两山”区域的贫困地区。但是对于这样一个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如何绕开“成长的烦恼”健康发展呢?业内人士建议,休闲农业种的是风景,卖的是创意。
舞动田园强业富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美丽的田园风光,承载了多少城里人的乡愁。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品农家饭、干农家活、观农家景的乡村旅游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城里人走进农村。一个个原本封闭落后的乡村,因此向外面的世界敞开。
规划整齐的停车场、造型别致的花栏墙、修缮一新的农居小院……8月初,记者走进阳曲县黄寨镇上安村,感受到的是恬静,还有几分幽雅。过去,村里人种玉米、种谷子,土里刨食,靠天吃饭。54户、158人的小自然村,最多时竟有143人为贫困人口。
村子的巨变,源于山西青草坡生态农业公司在这里创办的青草坡乡村庄园。村干部介绍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上安村的人均收入已由以前的1500元提高到去年的7182元。不仅如此,公司还对村子实施净化、硬化、亮化、绿化和美化。
近些年,我省各地对休闲农业发展都比较重视,并瞄准时机纷纷出台各项扶持政策,乡村旅游发展驶上了“快车道”。目前,全省已创建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7个、示范点14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4个、示范点121个;有休闲农业企业及各经营主体近1000个(不含农家乐)。
素有“葡萄之乡”美称的清徐县,依托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拓展农业多种功能,积极推进农业文化和乡村旅游一体化,打造出“一区二带一园”的休闲农业发展框架,培育了葡峰山庄、清泉山庄、绿源生态等休闲农业庄园,创造了“两季有果可摘、三季有花可赏、四季有菜可采、全年有观光农业可游”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远离水泥森林,走进山水田园,感受自然生态,是绝大多数都市人的心愿。据粗略统计,我省周边六省就有3亿多人,市场潜力挺大。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力争产业规模年均增长13%以上,年营业收入达到70亿元。
注重创意 彰显特色
壶关县桥上乡这样的乡镇少有,22个行政村130多个自然村,散布在40多公里的峡谷之中,这条峡谷就是著名的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因为大山,这里的人穷了一年又一年;也因为大山,他们找到了致富的路。大批游客的到来,不仅改变了山里人的命运,也让薄田生金。大河村农户李明亮称,景区每年从4月开放到10月,一年可以挣十几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17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近50亿元,吸纳农民就业10余万人。
休闲农业融合一、二、三产业,将农业种成景观、农家当成客房、农事变成体验、产品成为礼品……让农民增收,市民添乐。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休闲农业存在着一定的“去农化”倾向,盲目追求城镇化、洋化、高档化,表现生硬,与主题不和谐。最突出的就是,很多人觉得休闲农业景区千篇一律,吸引力不够,回头率不足。
纵观省内外,有创意特色的休闲农业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提起江西婺源的油菜花,人人皆知,因为他们把农业种成风景,还让市民在劳动中体验到了快乐,同时,农产品也有了销路;太原市华辰农耕园多年来成功举办早黑宝葡萄采摘月活动,园区内每斤葡萄售价30元,每亩收入达到6万元,仅葡萄一项就带动周边农民创造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
对休闲农业企业而言,如何做足“特”字?太原市农委主任康宝林说,要立足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以特创牌,以特聚客,“土”中求精,充分体现当地农民淳朴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发展休闲农业要依靠创意、彰显特色。”省扶贫办百企千村处处长张临阳表示,必须立足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并尊重农民意愿,绝不能强行推动。同时政府要着重做好规划引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左权庄园经济已探索出一条符合山区发展休闲农业的模式,对于广大贫困县来说,很值得借鉴学习。
如何让休闲农业有看头有赚头呢?业内人士强调,首先,必须凸显“特色味”,立足当地区位特点、资源禀赋、风俗民情,以“农”为景,并不断挖掘新要素,只有有了“精神文化”这一灵魂,休闲农业发展才能吸引更多游客,才可为农户创造更丰价值。
精耕细作 提档升级
“搞点采摘、吃顿农家菜,头一回去还觉得挺新鲜,可再去就觉得没意思,到哪看看都差不多。”对休闲农业旅游,榆次市市民刘旭的脑海里,残存的印象并不怎么美好。“与其他旅游产品不同,休闲农业旅游最吸引人的就是乡村特有的‘土气’。但可惜的是,不少乡村旅游点,越来越缺少乡村的味道!”
一边是城里人对田园向往的与日俱增,一边是休闲农业遭遇“成长的烦恼”。特色不鲜明、主题不突出、文化气息不丰富、综合功能不齐全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休闲农业做大做强的“瓶颈”。休闲农业究竟还能做些什么,让来到农家的人尽“兴”而归?
休闲农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也是综合产业,包含了资金、成本、管理、营销、规划、建设施工等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项目乃至企业的运营。康宝林表示,在产业布局上,要依据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和市场需求,创新发展形式,丰富发展类型,促进休闲农业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各特色旅游村也要找准定位,突出细节、精益求精,把特色产品打造好,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
“休闲农业必须集聚起来才能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张临阳表示,休闲农业要健康发展,一是做好做精致,二是打造旅游品牌。从经营的角度讲,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还须精于规划设计,不断求新求变,提档升级,才能力避千篇一律。
业内人士强调,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不能一哄而上。一些地方没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村村都搞农家乐,家家都办小旅馆,乱搭乱建无人管,环境卫生没保障。这种粗放式发展破坏了农村风貌,也不利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休闲农业是留给真正怀有田园之心的人来做的,投身于此最好摒弃希望一夜暴富的念头,唯有精耕细作、用心付出才会有自然丰厚的回报,对待休闲农业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相关链接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据统计,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2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4400亿元,带动550万户农民受益。(记者赵建军 实习生 刘玢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