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用户注册 | 登广告爆料邮箱繁体简体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 > 一日资讯博览 > 好人好事 >

走进省科技馆 探寻山西优秀科技工作者风采

未知 2015-04-30 11:07
 本报讯 4月29日上午,“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全国巡展(太原站)在山西省科技馆开幕。
    走进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西优秀科技工作者风采展”,35位在晋及山西籍院士和93位中国青年科技奖山西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山西获得者、山西省十佳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图片及事迹简介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院士评选自1948年实施至今,彭堃墀、王一德、马志明等35位在晋科学家或山西籍科学家当选。他们为中国科学事业奉献了山西力量,也为山西赢得了尊敬与骄傲。
    如今,除了一些已经离世的科苑翘楚,这些在晋及山西籍院士依然在科研院所或高校教学岗位上默默耕耘,奉献着汗水、心血与智慧。关原成、刘亚青、王娟玲等13名中国青年科技奖山西获得者可谓是青年才俊、中流砥柱。中国青年科技奖的设立和评选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针对“文革”造成的科技人才断层、青黄不接和“出国潮”引起的科技人才流失及科技界存在较严重的论资排辈现象,在时任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的提议下,中国科协于1987年9月设立中国青年科技奖。迄今为止,山西有13位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
    可以说,这些在各自领域出类拔萃的科技工作者拒绝了出国的诱惑,扎根祖国,扎根家乡,唱响了动人的青春之歌,为山西青年科技人才树立了标尺和榜样,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才俊献身科学。
    此次参加展出的乔玉良、张云龙等65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山西获奖者分布于山西各高校、医院、化工研究所、消防支队、地震局、厂矿等单位,他们的工作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或许,当我们或家人走进医院求医问药时,他(她)正穿着白大褂忙碌地出诊,消除患者身体的病痛和心头的愁云;当我们担心着农产品的安全时,他(她)正在对农产品样品进行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当我们全家团聚欢度节日时,他(她)正在公共场所、建筑工地进行火灾隐患的排查和督导……他们看起来平凡、普通,但他们是山西科教领域的代表和领跑者,犹如科学海洋的蛟龙,挺立在科学大船的潮头,击楫而行,搅动起山西科技界波澜壮阔的创新热情。
    山西省十佳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是山西省科协实施的系列科技评介中的最高荣誉,从2004年实施至今,共评出60位长期在生产科研一线的突出代表。他们是山西省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技管理等领域的佼佼者。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在吕梁山中土生土长的残疾人刘笑。1980年高中毕业后,他曾尝试通过孵鸡、喂猪、养兔、种蘑菇等方式创业,但一次次的惨败让他背上了近2000元的外债。对一个农村小伙来说,2000元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了,他不得不去砖窑背砖还债。
    198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开始钻研地膜覆盖抗旱,在贫瘠、干旱的土地上播种希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虽然历经波折,但他研发的节水农业技术不仅在当地推广,他还走进甘肃、陕西等地推广他的经验。30多年来,据不完全统计,他的抗旱技术已经累计推广4000多万亩,使旱区农民稳产300亿斤,增收120余亿元。
    刘笑可谓是山西省十佳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一个缩影,科学研究与推广的道路上布满荆棘,但凭着对知识的坚定追求、对科学的不懈探究和对职业的莫大敬畏,他们不断跋涉,用科技驱动和引领着时代的进步。
    据主办方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入展的科技工作者只是山西百万科技工作者的代表,在山西,还有许许多多和他们一样奉献在科技一线的人们,值得我们尊敬与喝彩。本次展示选定的群体中,也有一些因为离世、退休或其他原因,未能采集到资料。但是,科技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不断攀登的干劲,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马云梅)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全站三晋国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