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八景之“双塔凌霄”
未知 2017-07-31 08:28
来源:山西晚报
太原双塔
“三晋楼城俯首看,一声长啸倚栏杆。振衣绝顶青云湿,酌酒危峰白日寒。矗矗苍龙擎宇宙,绵绵紫气发林峦。我来欲把星辰摘,到此方觉世界宽。”这是明代诗人李溥登临山西太原永祚寺双塔后的抒怀。“双塔凌霄”是古太原八景之一,是山西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双塔也是太原市的城市标志。
《宋史》中记录宋太宗平北汉后,有一句简简单单的“即命纵火”,却是太原城两千多年历史中的最大转折点。元好问的《过晋阳故城书事》中可见端倪,“君不见,系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覆没。”自宋以后,太原一扫汉唐雄风,人才凋零,后继乏人,尤其是明朝以后,更是人才稀少,太原士绅们深为不安,改变风水成为他们最终选择。根据永祚寺碑记记载,按照风水家的解释,太原西北高于东南,“左痹不胜右”,所以“文明不开”“其民挚悍”,因为“奎星”所处的方位地势较低,文运难以兴盛,必须在太原城东南一带建造高塔,才能弥补地形上不利于文化发展的不足,兴盛士风,多出读书人,也就是所谓的“开山川之形胜,创文运之兴盛。”1599年,太原士绅推举傅霖(傅山的祖父)为首事,集资在太原东南郝庄的向山脚畔兴建文峰塔,同时还依塔兴建了永明寺。1608年,明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李氏助资修建“宣文塔”,4年后建成。两塔一线指向东南方向。《礼记》中言:“天地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此天地之盛德气,此天地之仁气也。”“气”是道家思想的特征,双塔走向指向东南巽方,体现了古人兴文运崇尚和祈求东南之气,寓意“紫气东来”。
凌霄双塔,高度分别为54.76米和54.78米,是太原现存古建筑中最高的,两塔犹如一双孪生姊妹,相映成趣。双塔的建造是根据当地日月出没的时刻和方位,巧妙地规划了两塔的布局。每逢农历三月十六和七月十六的早晨,正月十四和九月十四或十五的傍晚,日出月落或月出日落时,日月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照射双塔,使两塔分别产生的倒影,在两塔中心连接线上交合在一起,“日光月光同时照,东塔西塔影相交”,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所传说的“双塔交影”的奥秘。这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凌霄双塔,还有一个美丽动听的别称——文笔双塔。双塔最初名为文宣塔,由于雄伟异常,双双耸立如笔,故有“文笔双塔”之誉。每当晨光初照,双塔的影子会投射到文瀛湖中,人曰:“双毫蘸墨,文运兴矣”。站在塔的顶层,凭着古老的塔身,居高临下俯瞰太原全城,目睹晋阳风光,确如郭沫若所述:“远望太原气势雄,汾河两岸稻田丰。新兴工业高精大,后继英才专敢红。”
1949年,在解放太原的战役中,地势较高的永祚寺成为太原外围的重要防御据点,阎锡山在太原城垣外围设置了双塔寺要塞,国民党的第四十三军军部就设在双塔寺内。阎军炮兵的观察哨就设在塔上。当年,为了夺取双塔寺要塞,解放军侦察员曾化装成和尚潜入寺内进行侦察。1949年4月,双方为争夺双塔要塞发生激烈交战,宣文塔中弹。解放军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攻克双塔寺要塞,打开了解放太原的门户。被炮火击伤的宣文塔在暮日斜阳间坚强挺立,历经30多年风雨,1984年得以修复。
1954年,为了纪念在解放太原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在双塔寺南侧修建了占地374亩的烈士陵园。430名烈士长眠其中,每个墓冢呈正方形,砖砌,立墨玉卧碑。
与烈士陵园一墙之隔的是双塔寺,又名永祚寺。直指天宇的双塔,气贯长虹,寺内牡丹竞相争艳,游客络绎不绝,让人很难想到这里曾是战略要塞。永祚寺的牡丹也是名声远扬。每年四五月间,人们总是蜂拥永祚寺,观赏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明代牡丹“紫霞仙”。每年花期来临,7株“紫霞仙”率先绽放,花团紫中透红、红里发紫,最大的花朵直径约20厘米,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寺院牡丹。除“紫霞仙”外,永祚寺还引进了姚黄、魏紫、二乔、洛阳红、大胡红等160多个品种共6500余株牡丹。每逢春夏之交,永祚寺内花团锦簇,香气袭人。曾经战火硝烟,如今花香满园。
1985年4月15日,太原正式公布了我国第一枚市徽,图案就是由双塔、“并”字(太原的历史简称)、煤层和火焰构成的,象征着太原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煤炭资源丰富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建设蒸蒸日上的新气象。一个标志代表一座城市,双塔便是这样的,它承载着太原的厚重历史和古老文化。
王钦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