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旅游网
这片绵延的山区紧邻上演过无数历史活剧、毁于北宋初年的古晋阳城。山谷里至今还保存着千百年来凝聚三晋人士的精神寄托和宗教膜拜之地,天龙山、龙山、太山、蒙山、悬瓮山都是西山范围内著名的人文景观山。
人们喜欢到晋祠游览的一大原因在于古建文化遗产和自然山水在此完美结合。很多人常从看古迹联想到死气沉沉的寺庙。晋祠最初是祭祀的祠堂,后期不断增加的建筑散落安置在山水间,并没有完全按照传统的中心对称形式去安排。有些随意,有时依托山水。于是我们看到圣母殿为核心的威武大气的古建群,也能看到鱼沼飞梁、难老泉等水面成为灵动的亮点。动静结合、威严大气和阴柔温和并存。历代人们不断完善这一宏大的园林体系,晋祠最终成为无可争议的三晋第一名胜。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可见最晚在1500年前,晋祠已经存在。唐叔虞,晋国第一代国君,周成王的弟弟。桐叶封弟的故事至今被人们传诵。他不仅被看作是晋国始祖,也逐渐成为山西人文源头的象征。
晋祠在几千年的演变中,从祭祀君主的官方祠堂,逐渐成为各方人士向往的地方。晋祠内涵丰富,文物古迹高度集中,在山西的地位远远超过一般的名胜。晋祠里有官方祭祀场所——唐叔虞祠、圣母殿,有佛家的舍利生生塔,有道家的朝阳洞、有民间供奉的水母、有民间大姓王家祠堂,有关公祠、有戏台,还有安放李世民手书的地方。内容如此丰富,早已超过了宗庙的内涵。进入晋祠是一份荣耀,为晋祠添砖加瓦更是功德,在这里能题字留名,也足以光宗耀祖。
飞梁西面的重檐歇山顶宏伟建筑就是圣母殿,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高大台基上的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四周围廊。廊下有高大的力士塑像、记载历代修缮故事的石刻。殿前檐下8根立柱上8条木蟠龙环绕而上,雕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看它们张牙舞爪,劲道十足,活灵活现,绝非一般敷衍了事之作。时间过去了近千年,颜色褪尽,原木色的蟠龙威猛依然,天下无双。
圣母殿是现存我国北宋时期的标志性木构建筑。使用的“柱升起”、“柱侧角”、“减柱法”等都是开创性的建筑手法。说通俗些就是为减少用料以及考虑到美观和安全的因素,于是殿内没有了立柱,广阔的内部空间就可以用来安放宏大的彩绘塑像群了。现在公认殿中供奉的圣母是唐叔虞之母、姜太公之女邑姜。精美的神龛内是盛装的圣母像端庄而坐,侍者、侍女环绕,左右现存43尊彩塑。北宋匠人的技法高超自然,这些彩塑如常人般真实,是公认的国之重宝,年纪、神态各异,服装是北宋初期淡雅、简洁的风格。难怪历代文人墨客来此赋诗歌颂的名作无数。过去说周柏、难老泉、侍女像号称晋祠三绝,从艺术角度看,北宋侍女像肯定是三绝之首。
每年阴历七月初二,晋祠当地民众都会举行仪式祭祀圣母,水镜台上下热闹非凡。
有人会问,晋祠本是唐叔虞祠,咋主殿内却供起他的母亲呢? 这个改变应该从北宋统治者压制“太原龙脉”的举动开始。北宋平定十国纷乱,最后一个硬骨头是和北方辽国结盟的北汉。太祖、太宗多次进攻都无功而返,直到太宗朝初期才攻克太原,统一内地。太原号称龙城,远在魏晋北朝隋唐初年的故事不提,就是五代期间,也是龙兴之地。后唐、后晋、后汉三代都是来自太原沙陀军事集团。为了“绝后患,宋太宗下令彻底毁灭老晋阳城。北宋中期再次兴建晋祠时,正值刘太后当政,据说出身寒微的她将自己的祖先附会到曾经显赫的太原刘氏一族,将按照自己形象塑造的圣母像安置在晋祠中央,唐叔虞祠被改在东南侧,明显有自我标榜的寓意。
现在偏在一隅的唐叔虞祠内彩塑保存完整,还是元代风格,特别是前殿内的一组不苟言笑的乐人形象尤为特别。
叔虞祠旁边是唐太宗李世民征高丽回师途中,留住太原期间的手书唐碑《晋祠之铭并序》,其行书笔法之美,被认为书法中的国宝。
圣母殿西南侧是水母楼和难老泉。泉水下是三七分水的水口,流出的水据说就是智伯渠上游。近年来缺水已是常态,难老泉水奔涌不息,也是经过人工措施来维持的景观。泉水边上是王家祠堂。王是山西著姓,明代名臣王琼在此为太原王姓的始祖王子乔立祠。现在这座王家祠堂成为海内王姓祭祖圣地。
王家祠堂南面是傅山纪念馆和董寿平书画馆,他们都是太原名人。傅山纪念馆是了解傅山生平和作品的好去处。过一小坡,就看到了挺拔的舍利生生塔,那是晋祠里幽静的一角——十方奉圣禅寺。
周柏
深秋,高大的银杏树下,地面被金黄的叶片覆盖,煞是好看。了解千年晋祠的故事,有时需要我们从表面的好看更深一步。
去过晋祠多次,今天再发游记。晋祠是经典,是宝库,每看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