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用户注册 | 登广告爆料邮箱繁体简体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 > 旅游频道 >

国家旅游局局长:推进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未知 2016-03-04 13:19

国家旅游局局长:推进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时间:2016-03-04 09:53 来源:人民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我要评论 A+ A-

研学旅游基地、养老旅游基地等新兴旅游业态和产品建设。大力培育和扶持以休闲农业、乡村度假、古镇村落、特色民宿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新业态,推进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家休闲区、休闲旅游示范城市等目的地建设。每年遴选一批市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推动我国旅游业取得更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推进全域旅游,是旅游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增长点和有效抓手。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转变旅游发展思路、创新旅游发展战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发展全域旅游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发展全域旅游是旅游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创新发展方面,全域旅游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提升旅游业发展能力,拓展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培育区域旅游增长极,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培育旅游市场新主体和消费新热点。协调发展方面,发展全域旅游有利于统筹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需协调;有利于推动区域特色化发展,促进景点景区内外协调;有利于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促进城乡协调;有利于完善产业配套要素,促进软硬件协调;有利于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促进规模质量协调。绿色发展方面,发展全域旅游能把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把资源和产品对接起来,把保护和发展统一起来,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和生态福利。开放发展方面,全域旅游更加注重拓展开放发展空间,打破地域分割、行政分割,打破各种制约,走全方位开放之路,形成开放发展的大格局。共享发展方面,实施全域旅游、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不仅能带动广大乡村的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农业人口的福祉;还能提升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形成统一高效、平等有序的城乡旅游大市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发展全域旅游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15年,国内游达40亿人次,人均出游接近3次,旅游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出游方式上,自助游超过85%,自驾游超过60%。一个区域的旅游质量,不单单取决于旅行社、酒店、景区的服务质量,而是由整个区域的综合环境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全域整体优化旅游环境、优化旅游全过程,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服务要素。当前,一些地方旅游市场秩序混乱与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目标不相适应,旅游产品和以厕所为代表的公共服务及交通等基础设施供给与爆发式、井喷式增长的旅游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企业对门票经济的过度依赖与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和期待不相适应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来解决。
  发展全域旅游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发展全域旅游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有效改善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大城市人口向星罗棋布的特色旅游小城镇有序转移;可以聚集人气商机,带动现代生态农业和农副产业加工、商贸物流、交通运输、餐饮酒店等行业联动发展,为城镇化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能使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就地市民化。发展全域旅游,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的直接相融,促进农民在家就能开阔视野、提升文明素质,加快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
  发展全域旅游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旅游业对世界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贡献都超过了10%,早已成为世界重要产业。当今世界,美国、西班牙、德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巴西、印度、南非等众多国家纷纷实施旅游国家战略。我国旅游业发展之初,主要是用老天爷留给我们的自然遗产、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现在游客更加希望在当地进行深入的交流交往,更重视对一个地方风土人情、居民素质等整体环境的评价。发展全域旅游是顺应旅游业发展新趋势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快推进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当前,旅游业发展已进入全民旅游和以个人游、自助游为主的新阶段。传统的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要求我们对旅游发展战略进行再定位。在景点旅游模式下,封闭的景点景区建设、经营与社会是割裂的,有的甚至是冲突的,造成景点景区内外“两重天”。全域旅游就是要改变这种格局,将一个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作,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
  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基本内涵和要求。一是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向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破除景点景区内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实行多规合一,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域化、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有效结合。二是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依法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体制转变,实现导游执业的法治化和市场化。三是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增加有效供给,引导旅游需求,实现旅游供求关系的积极平衡。四是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五是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六是从景点景区围墙内的“民团式”治安管理、社会管理向全域旅游依法治理转变,旅游、法院、公安、工商、物价、交通等部门各司其职。七是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八是从仅由景点景区接待国际游客和狭窄的国际合作向全域接待国际游客和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转变,实现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
  现阶段推进全域旅游的着眼点。一是在全域优化配置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充分发挥旅游业带动作用。比如,水利建设不仅要满足防洪排涝、灌溉功能,还要有审美游憩价值和休闲度假功能;交通建设和管理不仅要满足运输和安全要求,还应建设风景道,规划建设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完善的自驾车旅游服务;农业发展除了满足农业生产需要,还应满足采摘、休闲等需求;等等。二是全域按景区标准统筹规划建设。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按照全域景区化的建设和服务标准,推进多规合一,从整体上优化环境、美化景观、优化旅游服务。三是构建全域大旅游综合协调管理体制。围绕适应旅游发展“两个综合”(综合产业发展和综合执法)需求,创新区域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实现区域综合化管理。四是全域发挥“旅游+”功能,使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通过旅游+新型城镇化,发展特色旅游城镇;通过旅游+新型工业化,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户外用品、特色旅游商品;通过旅游+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新形态;通过旅游+信息化,将旅游业培育为信息化最活跃的前沿产业;通过旅游+生态化,发展生态旅游。五是全民共建共享全域旅游。既要让建设方、管理方参与其中,更要让广大游客、居民共同参与;既要让游客游得顺心、放心、开心,又要让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现阶段推进全域旅游,应达到四项基本标准: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厕所革命及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建成旅游数据中心。
  发展全域旅游应避免的认识误区。其一,推进全域旅游不是到处建景点景区、到处建宾馆酒店,恰恰相反,全域旅游更加关注景点景区、宾馆酒店等建设的系统性和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其二,推进全域旅游不是到处进行旅游开发,而是实行积极有效的开发性保护。其三,不是所有地区都有条件在近期发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要分步推进,切不可搞运动,不能刮风。其四,推进全域旅游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可简单复制、粗暴克隆。其五,全域旅游不可无序而为、一哄而起,要通过重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全域旅游示范市(州)、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市)进行示范引导。
  通过改革创新营造全域旅游良好发展环境
  发展全域旅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系统改革创新,全面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创新发展战略,改革管理体制。应改革创新全域统筹发展的领导体制,构建从全局谋划和推进、有效整合区域资源、统筹推进全域旅游的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各部门联动的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融合衔接。改革创新旅游管理的综合协调机制,推进旅游管理体制综合改革,适应旅游业从单一业态向综合业态、从行业监管向综合服务升级的客观需求。改革创新旅游综合执法机制,推进旅游综合执法队伍等改革创新,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综合执法保障。
  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旅游规划。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理念,将旅游规划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合理配置。改革规划体制,推进多规合一。创新旅游规划,系统全面规划景点景区内外协调发展,整合各类资源要素。
  改革旅游业发展评价体系。将发展旅游作为区域内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发展目标和重要考核内容,形成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合力。创新旅游数据征集、分析体系。按照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新特点、新趋势设置评价指标。探索建立适应全域旅游特点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建立现代旅游的科学评价机制。加强综合效益评估,摆脱门票经济“依赖症”,建立全域旅游综合效益评价体系,逐步摆脱对门票收入的过度依赖。
  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融资支持,鼓励私营企业、民间资本与政府合作,吸引国际资本参与重大旅游项目开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旅游业态。推进旅游小镇、旅游绿道、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集聚区、研学旅游基地、养老旅游基地等新兴旅游业态和产品建设。大力培育和扶持以休闲农业、乡村度假、古镇村落、特色民宿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新业态,推进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家休闲区、休闲旅游示范城市等目的地建设。每年遴选一批市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分步实施、滚动发展。采取系列措施支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李金早 作者为国家旅游局局长)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全站三晋国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