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用户注册 | 登广告爆料邮箱繁体简体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晋善晋美 >

老店老员工 五一路的美好记忆

未知 2016-03-04 13:16
来源:山西晚报

华义美发厅64岁的美发师武占梅在为顾客理发 本报记者 钟清摄

    

    五一路上有着成熟商业圈和密集人口,历史悠久,地标性建筑多,这条路以及周边的商铺承载着太原市民的美好记忆。连日来,本报记者探访和记录了这 条路上的故事。

    1 新照相馆延续旧情结

    人物档案
    姓名:陈亚南 性别:女 年龄:38岁 职业:和平照相馆经理

    有着60余年历史、太原目前仅存的国营照相馆——和平照相馆,成为五一路拓宽改造工程中率先拆除的临街门面,照相馆暂搬至上官巷口继续营业。2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五一路上官巷口,一个红色的牌子很显眼,上面写着“和平照相馆”五个字。
    38岁的经理陈亚南正在和一个顾客沟通拍摄证件照的事。说起五一路拆迁改造,陈亚南指着挂在店里最正面的三组照片说:“我们照相馆拆迁前,店里的摄影师专门给门头拍了些照片,当作留念。”陈亚南说,当时不少附近居民听说和平照相馆要拆迁,都纷纷前来拍照,有的在门前拍合影,有的来拍照片后要打上“和平照相馆”几个字。
    “我觉得,和平照相馆的存在已不是一个普通的照相馆,它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陈亚南告诉记者,她来和平照相馆工作有三年时间了,小的时候父母就曾多次带她来这里拍照,“小时候还不太懂照相的含义,就是觉得能去照相馆照全家福是件特别洋气的事儿,可长大之后再翻看相册里那一张张记载岁月变迁的照片,总会有许多感触。”
    后来,陈亚南来到这里工作后才更加体会到,在这座砖瓦楼里,承载了很多老太原人的影像记忆:参加工作的第一张一寸照、参军之前戴着大红花的光荣照、喜气洋洋的全家福……上世纪80年代的和平照相馆就是时髦和新潮的代名词。
    随着照相馆经过了几轮翻新和装修,五一路也变得繁华起来。“拆迁前的和平照相馆有两层楼,共300多平方米。”陈亚南向记者介绍,老和平照相馆内,一层负责照证件照,二层用来照全家福或者集体照,这样的格局几十年都未曾有大的改变,迁往新址的和平照相馆还将尽力保留原先的布景结构与照相习惯。“现在,和平照相馆虽然在太原市早已不是大型照相馆,但老百姓还是很认可我们。”陈亚南说,“或许就是太原老市民的一个情结吧。”
    “这次五一路拆迁改造我们也很支持,率先配合拆迁工作。”陈亚南告诉记者,“有一些经典的东西,我想继续保留传承下去。比如现在都改激光冲印了,但以前是手洗冲印的,那种胶片照片,跟现在数码照片的质感确实不一样,我还会保留这一部分。”陈亚南说,有些老顾客喜欢带白边的老照片,照相馆也会满足他们的怀旧情怀,特意做成旧款式。
    “将来回迁,我们还希望在原址附近,让这一老地标照相馆继续服务太原市民,让它重新焕发新风采。”陈亚南说。

    2 五一百货大楼期待焕发新活力

    人物档案
    姓名:刘增红 性别:男 年龄:47岁 职业:太原五一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部长

    “五一路拆迁改造,我们五一百货大楼位于五一路东面的三层楼会被拆迁。”3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太原五一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三层办公区,刘增红向记者一边介绍此次五一路拆迁改造涉及五一百货大楼的情况,一边回忆自己曾在五一百货大楼工作这些年的情节。刘增红从抽屉里翻出一个大相册,里面放着不少关于五一百货大楼曾经的照片。五一百货大楼位于太原市迎泽区柳巷街道办事处海子边东街五一路南口西侧,由山西省建筑设计院设计,是太原市“一五”时期城市建设中的代表性建筑,也是山西省、太原市政府投资建设的一个综合零售百货大楼。大楼整体呈“L”形走向,面向五一广场与五一路,不仅整体设计灵巧大方,还方便顾客前来购物。
    刘增红21岁进入五一百货大楼工作,从售货员做起。“五一百货大楼最初建成后,每天熙熙攘攘,人群川流不息,初来城里的农村人都一定会去,哪怕不买东西也要逛一逛。”刘增红说,五一百货大楼最辉煌的年代,给许多老太原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在那个还需要自家做衣服的年代,每逢过年,不管男女老少总要来五一百货大楼扯上些好布料,再配些搭配的扣子和针头线脑。对于太原市民来说,五一百货大楼卖的东西最全。”刘增红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时尚潮流的商场逐渐涌现,五一百货大楼曾经的光芒也逐渐被掩盖,唯有那些老顾客还对这里保持着忠实的信赖和厚爱。“1954年元旦,当时按照开业顺序,大楼被定名为‘太原市百货公司二商场’。到1956年又按照规模大小改为‘太原市百货公司第一商店’。直到1989年1月1日,才正式更名为‘太原市五一百货大楼’。”刘增红向记者介绍,目前,太原五一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册员工近2000人。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使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个体商户、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计划经济时期繁盛的国营企业陷入困惑和危机之中,当时的五一百货大楼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百姓买东西首选五一百货大楼。改革开放后,许多民营商场拔地而起,老百姓选择面更广了。面对更加开放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残酷的同质化竞争,五一百货大楼渐渐走上下坡路。我们后来就把东面的五一百货大楼的房子用于出租经营。”刘增红说。“从五一路东西划分,我们五一百货大楼东西各有一个大楼。此次将要被拆迁的,是东面的三层楼房。”刘增红说,这栋楼曾经是五一广场这一带的标志建筑。“这个楼多数被用于出租经营,有一部分用于办公。”刘增红说,为了配合五一路的拆迁工作,这几天,员工们正把办公室搬到对面的会议室。“员工们都很支持拆迁改造工作,这次拆迁,也预示着五一百货大楼不久后将会重生,大家都期待着五一百货大楼将来回迁后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刘增红说。

    3 华义美发厅传统风格一时名声大噪

    人物档案
    姓名:武占梅 性别:女 年龄:64岁 职业:美发师

    “年轻时从农村插队回来,心想能有份稳定的工作就心满意足了,也没有什么高远的想法,但我们这代人工作起来踏实认真,一个工序都不能疏漏。”武占梅回忆,“刚入这行时,得跟着师傅学磨刀的基本功,然后才是洗头、剪发,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在这里工作了半个多世纪,我和周围的街坊邻居都成了不错的老朋友。”
    武占梅告诉记者,从1955年开业至今,华义美发厅已有60多年,也是太原市最后一家国营理发店。
    华义美发厅里,一把把钢制的理发坐椅干净整齐地排列着,墙上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发宣传画,镜前“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特别显眼。“这里的每一个老物件,比‘80后’年轻人都要年长许多。”武占梅说,几十年不变沿用这些钢制坐椅,目的是为了安全,“我们的美发厅一直保留着给客人刮脸的服务,坚实稳定的坐椅不会晃动,能给客人多一份安全。”“来我这里剪头发的,可不只是周围街坊。”武占梅自豪地说,来店里理发的人,遍布全国。最近五一路要拆迁,之前关于这栋百年小楼的去留问题为市民所关注,华义美发厅的传统风格一时名声大噪,最近每天都有大老远跑来剪发的客人。其实,很多客人来这里不只是为理发,更多的是为了一种情怀。“听说市政府考虑到二层小楼的百年历史,不打算将这里列入本次五一路改造的拆除对象,我们内心都很欣慰。有人问我上了年纪还能不能干得动,打算什么时候退休,我就说,只要能干动一天,我都会继续坚守在这个岗位上。”武占梅说。
    说话间,店门被推开,进来一位客人,他也是慕名而来的,“我打算下次过来时,把三十年前买来一直放在家里收藏的迎泽肥皂,送给武大姐做个纪念。”

本报记者 李飞飞 路丽虹 见习记者 何伟

( 责任编辑:张静玉 )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全站三晋国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