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用户注册 | 登广告爆料邮箱繁体简体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晋善晋美 >

太原三城区2015年将有大动作

未知 2015-03-31 16:38

太原晋源区今年办好“十件实事”

在兑现去年承诺的基础上,昨日,晋源区政府在“人代会”上承诺,今年办好以下“十件实事”,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是实施中小学校园直饮水工程,保障8600名中小学生的饮用水安全。

●二是推行城乡低保金标准一体化,改善农村低收入群众生活。

●三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人增加120元,惠及两万余名城乡居民。

●四是建设晋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为全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服务。

●五是实施实验小学二期改造工程,使学生容纳量增加1200人。

●六是建设新区体育公园,为新城周边3万居民提供新的健身休闲场所。

●七是建设晋源区“天网”治安工程(二类)视频监控系统,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和群众的安全指数。

●八是20个村级卫生室全面提档升级,改善3万余名村民的就医环境。

●九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区级补助每人增加20元,使全区12.4万参合农民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

●十是建设20个标准化农村(社区)文体活动场所,丰富4万名群众的文体生活。

太原杏花岭区建10个街边小游园

推进棚户区改造,保证居民按时回迁;“增绿”与“治污”并举,提高城区宜居度;发展各项民生事业,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昨天召开的杏花岭区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明确了多项民生措施,将为居民带来多项实惠。

●住得更舒适

今年,该区除抓好城中村改造外,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目前已确定实施山机十六宿舍、职工新村省汽修棚户区等4个棚户区的改造,同步实施新建道桥两侧棚户区改造工程,并积极推动回迁建设项目尽快开工,保证居民按时回迁。另外,实施东山地区采煤沉陷区1200户受灾村民的搬迁安置,同步规划建设好教育、卫生、社区服务等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力争年内建成600套安置房;改造农村危房135户,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

●空气更清新

继续推进东山生态建设,建设北山森林防火通道庄子上-西岭段、张新线窑头-后沟段、河里头-石柱沟3条农村公路。在市区范围内建设10个街边小游园,加大街头绿化力度,让更多群众不出远门,就能有健身、娱乐的活动场地。

全力推进清洁 供热全覆盖工程和气化工程,对辖区老旧住宅实施墙体保温节能改造,加快完成管道液化气置换天然气改造。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个压缩垃圾中转站,配置5个移动中转站,新建、改建、升级达标公厕15座,实施胜利东社区片区的综合整治。

●上学看病更方便

继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启动化工路小学新改扩建工程,完成职工新街小学设施配套建设、19所学校厕所新改建工程、7所学校塑胶操场建设和校园文化工程。实施区中心医院 综合楼建设,并以区属卫生机构为基础,建设社区卫生服务基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让辖区居民看病更容易。全力协调、服务和支持省眼科医院门诊楼、山医大二院综合住院楼、省肿瘤医院医疗科研楼体检中心和市二院老年病综合楼4个项目。

●购物休闲去处多

积极推进万达商业综合体、富力中心、北京华联购物中心等商业项目,力争年内完工开业。加快舒清园续建工程,让薰衣草庄园和舒清园景区连片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大的休闲场地。深入挖掘东湖醋园、太原酒厂等食品化工企业优势,努力形成特色。借助辖区南肖墙关帝庙、浙江会馆、普光寺、古圆通寺、文殊寺等文保单位的文化资源优势,结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太原小店区今年实施10个老旧片区改造

小店区召开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区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以清单形式列出了30项今年要改善民生的实事儿。

●道路建设四项:自主实施真武东路、兴农路等10条街巷改造建设;建设完成包括县乡公路、过村路段、市政化改造工程在内的5.8公里公路;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保障周边10万群众出行安全;实施村通水泥油路完善提质工程。

●城乡管理三项:实施都乐街、泽丰巷等10个老旧片区改造,改善5万居民生活环境;实现全区289个无物业楼院清扫保洁服务全覆盖;推进居民一户一表改造,方便居民生活。

●水利建设两项:完成以王吴、南马为中心的汾河片区50.4公里的末级渠系防渗改造;提高防洪标准,启动太榆退水渠改造工程。

●农村建设一项:启动实施15项、惠及近3.5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生态文明四项:继续实施县乡路、通村路绿化及通道绿化补植;突出抓好太航、龙城北街等5个游园建设;全力完成集中供热和城边村气化改造任务;继续推行秸秆综合利用全覆盖。

●社会保障四项: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力争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5084套;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农民参合率保持在99.8%以上;城乡居民养老金由每人每月120元提高至145元;大力发展“网上创业”等个体经济新业态,提升创业就业服务功能,增加就业岗位,实现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

●教育服务两项:实行名校集团化运营,力争九一小学恒大华府校区秋季开始招生;开工建设汾东中学。

●文化服务两项:完成图书馆、文化馆两馆搬迁,完成文体中心多功能剧场建设;抓好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举办“中国梦”文化惠民系列演出。

●公共安全一项:进一步完善“天眼工程”,安装视频监控探头2786个。

●卫生服务三项:为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免费体检一次;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推动平阳路、北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启动区妇幼院和刘家堡卫生院建设。

便民服务三项:继续完善“15分钟便民服务圈”;推进平价菜店覆盖低收入群众聚居区域;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管理。

●基层保障一项:专设行政村服务群众经费,村两委干部薪酬实现财政保障全覆盖。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全站三晋国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