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用户注册 | 登广告爆料邮箱繁体简体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晋善晋美 >

告别拥堵畅通龙城 太原多措并举打造便捷交通

未知 2015-03-02 11:16
城市道路交通如果不畅通,堵“行”更堵“心”。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太原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百万辆。与此相关,拥堵的道路交通环境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消耗着越来越多的燃油资源,集中排放着大量的汽车尾气,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如何保障民生、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全市上下关注的焦点。
 
“交通潮汐”现象造成行路不畅
 
2月6日上午10时,新民北街省儿童医院门前,29岁的袁飞正在为停车而着急,“孩子妈等着我去挂号,我却在这条街上转圈圈,越是着急越是停不了车,真是急死人。”
 
袁飞表示,他也清楚省儿童医院门前的拥堵情况,要不是自己一岁半的女儿扣扣今早咳嗽得厉害,他是肯定不会将车开进这条巷子的,“大家都知道这条巷子里车多、人多,拥堵得厉害,谁也不想开车进来,平时都是绕着走。”
 
相较于袁飞,家住晋源区、以跑货运为生的高贵敏说辞也不少,“居住地没有大医院,孩子生病经常要到市中心来。但每次来都会遇上堵车,实在心烦。”
 
采访中,不少市民对道路交通拥堵都表现出忧虑和烦恼。一些市民表示,相比较于其他省会城市,我市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度集中,早进晚出的“交通潮汐”现象使行路不畅。
 
相关数据显示,我市中环以内120平方公里、占建城区面积43.9%的区域内,集中了全市70%以上的人口和交通,以及90%以上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承担着过多的城市功能,导致局部交通严重不畅。
 
除此之外,路网体系不够健全也是造成拥堵的原因。尽管我市近年道路建设成效显著,然而欠账问题仍旧突出。“市区主干道路平面交叉多、断头路多、形成的交通冲突点多,贯通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的干线不足,道路交通已经接近饱和状态。”一些受访者表示,我市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过境公路,随着城市的扩张,部分外环和108、307国道已经进入城区范围,特别是每天还有近1万辆车从清徐方向进入市区,分别在罗城、古城营、小店高速口实现外出,使原本有限的道路承担大量过境车辆的输送功能,给城区交通带来压力。
 
“堵点”与“瓶颈”显现交通压力
 
我市一些学校附近街道的定点堵车现象同样引人关注。住在旱西关北一条的市民张女士对于自家门前的交通状况很是头疼:“每天中午12时、晚上8时,来太原十二中高中部接孩子的车辆都可以排出好几条长龙,拥挤的车流让这里的交通状况特别糟糕。”
 
不只是太原十二中门前,每逢上下学时间,我市许多学校门前的街道上都会出现若干个交通拥堵点。特别是在太原三十六中、太师二附小、育才幼儿园、老军营小区等附近,每到接送学生时段,路面均被小车挤占,与上下班高峰时段车流叠加,拥堵不堪,让居住在附近的市民苦不堪言。
 
家住老军营社区的杨鑫表示:“由于道路两边停车位少,接孩子的车辆横七竖八地乱停乱放,导致本来就不宽的道路更加狭窄,出行也变得极不方便。”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将道路拥堵归咎于学生家长素质不高。但是,对于这样的说法,许多家长并不认可,他们认为,现在社会不良事件时有发生,面对家里的独苗宝贝,还是多接多送比较放心。
 
市民李星说:“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市民素质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要进一步完善路网建设和配套设施,不断推进交通管理科学化。”
 
近年来,我市快速推进城市道路建设改造工作,对缓解交通拥堵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受广大市民称赞,与此同时,配套设施建设仍在进一步完善之中。相关数据显示,我市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偏少,列入城市规划建设的200多座立体过街设施,建成的主要分布在滨河东西路和长风大街上,学校附近行人横穿马路现象仍较普遍,造成交通压力。
 
公共停车场地缺乏现状有待改善,停车矛盾突出。数据显示,我市平均每百辆机动车拥有停车泊位,与国家“城市每百辆机动车停车泊位20个”的标准存在差距,大量机动车不得不停放在道路两侧,使原本就很狭窄的道路行驶更加不畅,大大增加了静态交通管理的难度。
 
多措并举,打造更为便捷的交通环境
 
城市交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对实现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科院《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太原上班平均花费的时间为33分钟,已经成为全国较为拥堵的省会城市之一。改善道路交通环境,优化市民出行条件,已成为我市改进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研究课题。
 
目前,我市交通体系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随着城南区域的快速发展,完善的路网系统将成为促进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为此,我市特编制了专项规划,对南部区域路网系统进行梳理和完善,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将建设一个“三横五纵”的快速路体系,同时,辖区内的主干道也将组建成一个完善的网络系统,使其通达性大幅增强,为今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就我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明认为,要进一步拉大城市发展框架,扩大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才能打造更为便捷的交通环境。他还建议,要合理利用路网资源,必须进一步优化交通流,充分发挥现有路网的功能和作用,出台更为严格的限行措施。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加快公共交通建设。力争2017年,主城区全部建成公交专用车道,公交运行速度提高1/3,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0%以上。倡导绿色出行,加强步行、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力争2015年公共自行车覆盖率达到70%以上,老城区覆盖率达到100%。
 
全力解决道路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加快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建设,特别是在主干道中小学附近,建设面积较大的停车场用于接送车辆的停放,对不具备条件的,划出人行横道、临时停车泊位等交通标志,切实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加快停车场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建设停车设施。调整停车收费标准,建设停车诱导系统,提高公共泊位使用效率。加强道路标志系统、行人安全岛等人性化设施建设。
 
强化交通秩序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市民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的意识;建立应急预警机制,针对因道路改造、上下班可能引起的交通拥堵点或已经形成的交通拥堵点,做好预警预控,确保交警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及时疏通,避免引起大范围的拥堵现象。
 
随着我市城市路网建设步伐的加快、路网格局的进一步完善、道路品质和通行能力的不断优化、市民交通意识的显著提高,我市交堵拥堵问题必将得以缓解,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必将因此而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全站三晋国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