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3年,唐开元初年,在海通禅师的主持下,工匠们开始在乐山建造大佛。
乐山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汇聚之地,水势十分凶猛,特别是夏季,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惨剧。海通禅师为减水势,普度众生,弘扬佛法,修建此佛。
大佛仅修到肩部,海通和尚便去世了,建佛工程也随之中断了许多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出俸金,海通禅师的弟子们继续主持修建大佛。
当大佛修到膝盖时,又因章仇兼琼的升迁离开而中断,这次中断,中断了40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再次捐赠出俸金继续修建大佛,至公元803年,唐德宗贞元19年,大佛才最终建成。
这座大佛便是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的乐山大佛,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高71米,大佛的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又名凌云大佛。
1989年5月,广东省顺德县冲鹤乡62岁农民潘鸿忠到乐山旅游,拍了许多风景照,其中一张拍的是凌云山和乌尤山的全景照。
潘鸿忠在回到家后欣赏自己的摄影作品时,突然发现凌云山和乌尤山的全景照宛如“健男仰卧”,于是就将这张照片寄给了四川省文化厅。
收到照片的四川省文化厅工作人员甘德明一看就感觉“这就是一尊巨佛”。四川省文化厅立即组织了一支由甘德明等人组成的睡佛考察队,赶赴乐山考察。
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察和研究,考察队员在乐山河滨的福全门拍下了巨型睡佛的全身像。后来,人们还发现,在巨型睡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还有纵横交错的排水沟,可以迅速排出雨水,使睡佛不被雨水侵蚀。
更令人惊奇的是,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正好耸立在巨型睡佛的胸脯上,隐喻“心中有佛”,而且,灵宝峰上的灵宝塔,竟像是睡佛的阳具,可谓一柱擎天。
这座巨型睡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古代工匠们的杰作,至今仍然是个谜。
2014年,发现乐山睡佛的广东省顺德县冲鹤乡八旬老翁潘鸿忠,因25年来未获得任何奖金及物质奖励将乐山市政府告上了法庭,并索赔280万元。
不仅如此,潘鸿忠老人还打起著作权官司,因为四川省集邮公司所发行的一套邮票中,有一张乐山睡佛的照片侵犯了他的著作权,潘鸿忠老人因此向四川省集邮公司索赔100万元。
潘鸿忠老人是否能够如愿获得赔偿,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有心人,有佛缘,发现了巨型睡佛。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