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青年报 本报记者 高旗
他,被国学界誉为《弟子规》作者研究第一人;他,实地探访、史海捞针,用细腻的笔触,破解了《弟子规》成书过程中的一系列未解之谜;还是他,绕开《弟子规》诸多版本中“逐句逐段进行解析”的传统惯例,以整体品读并附感言的方式,让更多老百姓爱上了这部伟大的国学经典。
他,叫王俊闳,是山西一名青年国学学者。五年前,一部《弟子规密码》,让大家记住了他的名字。在书中,王俊闳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得不少国学爱好者对《弟子规》的研究乐此不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些年来,他在身体力行弘扬国学文化之余,仍旧笔耕不息。今年10月,由王俊闳担任执行主编的《弟子规书篆释》又横空出世。昨日,《山西青年报》记者采访了这位痴心研究国学经典的知名学者,了解到他与《弟子规》之间的故事。
深入研究
王俊闳生于1972年,是山西省新绛县三家店村人。2000年10月,他进入山西青年报,成为一名记者。2011年,王俊闳被借调至省政府参事室工作,任《晋参通讯》内参执行主编。2013年起,他被聘任为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和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系政协十一届山西省委员会列席代表。主要从事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民主监督、文史研究、文史资政等工作。
一直以来,王俊闳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对传统文化经典《易经》等书籍进行深入研读,在《周易》《道德经》《庄子》《止学》等方面的研究上均有很深的造诣,甚至对玄学如预测、风水等术数文化,也做过深入研究。
2007年开始,《山西青年报》开辟《弟子规》文化教育专栏,并提出了“集结善的力量,传播首善山西”的办报理念。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王俊闳开始静下心来认真审视《弟子规》一书,进而发现《弟子规》作者的生平在史志上是一个空白。而学习古籍时,如果不清楚作者身世及成书的时代背景,则无法真正参透其内涵和思想。
为此,王俊闳通过对史志考证及对民间人士的大量走访和排他式的科学推理,深入研究了《弟子规》作者李毓秀的生身之地、生卒时间、生活历程、《弟子规》的成书过程、作者的家庭背景、作者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等,终于系统地揭开了与《弟子规》作者相关的一系列悬而未解的谜团。
同时,他以多年研究传统文化的扎实理论功底,用整体品读和附以品读感言的方式,绕开《弟子规》诸多版本中“逐句逐段进行解析”的传统惯例,用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的语句对《弟子规》正文进行了讲解,最终促成了《弟子规密码》一书的付梓。
从此,王俊闳以揭开《弟子规》作者生平之迷而闻名国学界,被誉为是“弟子规作者研究第一人”的媒体人。
详加考证
说起研究 《弟子规》作者的缘由,王俊闳回忆道,数年前,他参加一次国学文化研讨会时,几位台湾学者得知王俊闳是新绛人后,非常好奇地凑过来问:“李毓秀是你们新绛县人,可是我们查遍了史志,他的生平经历、生卒时间、生活历程、家庭背景、社会和政治地位都是寥寥数笔,你知道他的具体情况吗?”王俊闳当时也是一头雾水,十分茫然。
从那以后,王俊闳暗暗下了决心,要破解这一谜团,担当起一个青年学者的责任和义务,把《弟子规》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一代大儒李毓秀在漫漶模糊中还原本真。
2007年夏季的一天,王俊闳回到新绛,开始踏上探寻“李毓秀”的道路。起初他找到一本新版的《新绛县志》,查到了关于李毓秀的介绍。书中是这样写的:“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新绛县城关镇人,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清乾隆年间,享年83岁。”随后王俊闳又找来《直隶绛州志》,关于李毓秀的介绍也与县志如出一辙。
“只要有一丝线索,我就决不放弃。”王俊闳当时暗下决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王俊闳在探寻之路上有幸结识了新绛县原文化局局长刘保民。两人在交谈中,对历史很了解的刘保民告诉王俊闳,李毓秀的墓可能在吉庄,由此可以推断,李毓秀不是吉庄人就是周庄人。”
之后,王俊闳又风尘仆仆赶到吉庄,经过两天的艰难走访,也没有找到与李毓秀相关的任何遗迹。
无奈之下,他来到了周庄。刚一打听,村民就向王俊闳推荐了一位名叫李振声的老人,据说他就是李毓秀的后人。步行至村东一所很寻常的宅院,王俊闳见到了从田间劳作回来的李振声。
提起李毓秀,李振声老人说可能就是他的先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的父辈们还因被视为李毓秀后人而遭到批斗。由于害怕受到牵连,他家的上百个祖宗牌位,那时都被父亲李殿梁埋到了祖坟里。李振声还给王俊闳拿出一张珍贵的照片。那是其父亲李殿梁于上世纪60年代摄于祖坟前的照片,是当年祖坟真实情形的见证。虽然这些坟墓现在已经变成了庄稼地,但一条与李毓秀有着某种联系的纽带,经过王俊闳的梳理,脉络逐渐清晰起来。王俊闳走进已经成为废墟、被当地人称为“楼儿园”的疑为李毓秀的故居,一位姓孟的老人说:“前些年在拆除旧房时,房脊梁板上还有‘李子潜’的字样。”
之后,王俊闳探究了李毓秀的生卒时间,最终,通过科学、严谨地排他,证明了《山西献征》一书所记载的李毓秀的生卒时间1647年至1729年是准确可信的。
传播孝道
王俊闳多年来潜心研究《弟子规》等国学书籍,对国学文化有着颇深的造诣,同时他也致力于传播孝道文化,开设国学讲座无数场,成千上万人在他的宣讲中受益颇丰。
王俊闳认为,“孝弟”为立身之本。君子只有坚持了“孝弟”这个根本,才能生发出道德的观念,才能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才能肩负起教化一方和治国理政的重任。
传统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观念是 “孝子不贪”,是说真正孝敬父母的人,不会成为贪官。原因之一是孝子都是真正爱父母、爱家人的人。这种爱不是 “衣食无忧”之爱,而是纯正至深的亲情之爱,他们对这种爱,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
此外,王俊闳总结出孝悌只所以在古代社会上能够蔚然成风,主要的原因是道德的约束、社会管理的需要、“孝”乃入仕为官的重要途径、“孝”乃孝察官员是否称职的依据这几点。历史上各个朝代对孝悌教育的重视,约束和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统治阶层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的相对和谐与稳定。
在解读 《弟子规》的过程中,王俊闳还勘正了书中被误读的孝顺,指出孝的最高标准是敬,敬是最基本的孝,我们孝敬父母一定要怀着一颗虔诚的感恩之心和爱心,以尊敬的态度善待自己的老人。以敬为孝,以孝为顺。孝顺不是真正的孝,孝敬是最基本的孝,只有怀着爱心,以尊敬的态度孝顺自己的父母才是真正的大孝。
“孝,从理解父母开始,要尊重善待父母。寒热冷暖,关怀父母;出门在外,惦念父母;日常生活,心系父母。让孝始于生活,始于言行举止,在尽孝中明白活着的意义。”每次讲座结束后,王俊闳总会用这样一句话叮嘱在场观众,也是对他自己心灵的洗礼。
“《弟子规》一书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学习《弟子规》,不仅可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而且可以净化心灵,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国学经典。”王俊闳说,在研究和传播《弟子规》的道路上,他将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