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在访问世界著名艺术学府茱莉亚音乐学院时,向该学院赠送了一张“蕉叶式古琴”,令茱莉亚音乐学院师生欣喜万分;
10月31日,著名古琴演奏家彭建军山西首场个人古琴演奏音乐会——“琴路·琴心二十载”,在山西大剧院隆重举办,为三晋人民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他说:
高山流水动三晋
初识彭建军,是十余年前的初夏。清瘦高挑,沉稳持重,而立之年,英气十足。那时唐风琴社复社不久,几个长者与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开始重开唐风气息,陆续举办了很多唐风雅集的活动。在太原刚刚崭露头角,就得到了考古界泰斗张颔先生的关注,欣然题写琴社社名。彭建军一贯为人低调,做事踏实,每每有活动发出邀约,从不计报酬慨然前往。
时间是最好的检验,十多年来,彭建军从义务教琴到成立自己的琴馆,从热血青年到唐风琴社社长,从古琴音乐的追梦者到专业琴师的蜕变,都令人刮目相看。
淡蓝的灯光下,山西大剧院舞台中央,一方玄色案几,一张古琴。彭建军长衫飘逸,静默怡然,他以惯常的姿态,拨弦弹奏。以古朴典雅的《流水》,拉开了“琴路·琴心二十载”演奏音乐会的序幕。这支曲子,不是第一次听,但此刻面对美轮美奂的舞台,座无虚席的音乐厅,心底里回旋着的,不仅仅是曲调的悠远,还有一丝感动,几许痴情。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具有3000年以上悠久历史与文化内涵。作为“君子之器”,古琴不仅以其清和淡雅的音乐风格成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工具,更由于其蕴含的礼乐治国思想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2003年,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会上,彭建军为大家演奏了《沧海龙吟》《潇湘水云》等经典的传世古曲,并与自己的几位弟子合奏古曲《关山月》。琴声悠扬,画面唯美,真可谓赏心悦目,不由将人带入无限遐想当中……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琴并不被大众所认可,甚至被很多人遗忘,学习者更是少之又少。人们对其认识多半来源于古装片中的道具,当彭建军筹备个人演奏会时,一些业内朋友还在担忧,会不会因曲高和寡而门可罗雀?事实上,演奏会门票在开始发售的第十天就已告罄。观看现场异常热烈,上下三层坐满了观众,有人闭目陶醉,轻轻击节相和,怡然自得。每曲奏罢,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颇有“高水流水遇知音”之感。
观者的这种状态和转变有着彭建军与他的唐风琴社的辛劳。
博采众长古琴路
彭建军自小就与别的孩子的兴趣点不同,当其他孩子在抄歌词打游戏机时,他却迷上了抄写《论语》等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东西。在学习中,他对一些琴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过八九岁的孩子,能看懂莫名其妙的琴谱?”父亲的疑问不无道理,坚持让其学习二胡。就这样一耽搁就是五年,二胡的专业训练,并没有让彭建军对古琴的痴迷减弱半分。到1992年,父亲买来一把练习琴,彭建军如获至宝,自此开始了自学古琴的音乐之路。
有了前面很多年的积淀,别人一年学不会的曲子《流水》,彭建军5个月就拿下。到1998年,他已经可以教授古琴,成为省内为数不多的古琴演奏家。那时他的想法很单纯,就是传播古琴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琴,喜爱中国古典音乐。与此同时,彭建军开始遍访名师,“有一回,我背着古琴在北京长安街上,警察就过来盘问,这是个什么东西?”彭建军乐呵呵地回忆求师学艺的经历,“真的好幸运,我结识了一些名家,得到了专业的指导,以前是自己琢磨,听录音再对着谱子弹奏,完全靠乐感,可以说走的是自己感悟的路子,有的曲谱是油印或原始资料,不怎么准确。拜师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规范了指法,有了系统的体系,受益匪浅。”
彭建军先后师从南京广陵派琴家马杰、中央音乐学院著名古琴演奏家赵家珍。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不拘于程式,在注重古琴音乐品味、意境的同时,又能恰如其分地把握乐曲的表现力。其演奏曾受到中央音乐学院李祥霆等琴界名师的赞誉。
为了此次独奏会,彭建军的恩师——中国当代杰出古琴演奏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琴会副会长赵家珍女士,专程赶来太原,献上了一曲精妙无比的《墨子悲丝》,为弟子助阵,足见其对亲传弟子的鼓励和青睐。琴声婉转,流淌着古韵,更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唐风琴社雅为趣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唐风琴社已经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成为数百人之庞大队伍。担任唐风琴社社长后,彭建军深感责任重大,更加注重培育后人,储备后备力量。2003年以后,他开始正规地开展古琴教学,培养的学生中,不少考上了各级音乐学院古琴专业,走上了专业道路。截至目前,他亲自教授过的学生不下600个。其中有很多是成年人,完全从兴趣出发学习古琴,无形中也带动了古琴艺术的普及与发展。
2004年,彭建军曾在文化部主办的“2004年全国古琴大赛”中获“青年组决赛优秀演奏奖”。此后,我省还有一位获此殊荣的琴人亦是他的学生。
也是在2004年,受山西省图书馆文源讲坛邀请,彭建军做了一场古琴讲座,原本以为会受到冷落,不想竟大受欢迎,满堂喝彩。自此他与省图结缘,从简单授课演变成古琴赏析和表演。从2005年元旦开始,彭建军和唐风琴社每年都会在省图举办一次新年古琴音乐会。这种纯公益的活动影响深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喜爱,成了古琴人一年一度的盛会,到后来甚至是一票难求。潜移默化的熏陶,滋养着城市品位,更丰富了省城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当然,以传承古典音乐为己任的唐风琴社,还集纳了一大批其他门类的音乐形态,例如埙、葫芦丝、尺八、古筝、箫等。在此次演奏会上,著名演奏家易佳琳、逯凯、赵遥、张勋、蒋宁等人携中国传统乐器尺八、琵琶、埙、箫等,共同为观众演奏了《神人畅》《别亦难》等曲目。
唐风琴社创办于1946年,2003年复社后彭建军任社长,他秉承“以和为尚,以古为宗,以雅为趣,以天下为责”的思想,主办或应邀举办公益讲座、举行古琴演奏会100余场,长期进行古琴教学等活动,持续传播古琴文化,引领古琴风潮,有力地推动了山西古琴文化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2009年,唐风琴社被指定为中国古琴学会山西艺术中心。
悠悠古韵扬文化
20多年来,彭建军除了勤奋练琴、认真教琴、遍访名师,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其古琴演奏,以指法雄浑、音色多变、虚实有序见长。
在现场,彭建军还演奏了他在2001年打谱的代表作《沧海龙吟》,以丝弦古琴特有的摩擦音,演绎出苍龙出云入海、飘忽游荡的意韵。2012年,彭建军出品的山西首张个人古琴专辑,就选用了这首《沧海龙吟》的曲名。
2013年,彭建军受聘于山西传媒学院担任客座教授,开设古琴赏析课,在高校学子中普及古琴文化,这是山西高校首次开设的古琴课程。
目前,中北大学也向彭建军发出邀请,将在中北大学设立专门的古琴专业,培养和吸收优秀人才,充实山西古琴演奏人才,让民间的一些爱好者有更多的机会走上专业之路,得到深一层次的学习和培养。
这些年,彭建军还致力走出山西推介古琴。2006年,他代表山西参加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古琴音乐周,反响出奇得好,这些当时在一些大城市尚没有普及的艺术形式,取得了空前的好评,也给予彭建军巨大的激励和信心。
2010年,彭建军受邀与德国钢琴演奏家达·玛雅先生举行了古琴与钢琴对话音乐会,这位德国钢琴家事后赞叹中国古琴的独特魅力。“他说,钢琴是欧洲工业化革命的产物,哪里比得上中国的古琴,在音乐层面上要有丰富性和多样性。但现在的情形是,很多家长不管孩子喜欢与否,都乐于花钱买钢琴,却不肯让孩子熟悉中国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古琴。”彭建军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能改变这种局面,让更多的人爱上古琴,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高雅文化的代表,我们不能坐视其消亡。我有责任和义务普及古琴知识,弘扬古琴文化,影响更多的人感受古琴魅力,珍视民族传统文化。”
泠泠古琴、悠悠陶埙、琴音箫曲,仿佛带我们走进汉唐时代,重温古中国的精妙文化。偌大的山西大剧院,人们在安静地聆听,在细细地品味,在深深地陶醉,古风琴韵,飘荡在每个人的心头,传递着知音难觅的共鸣。
曲终人散时,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去,掌声雷动,彭建军被观众的热情所打动,再次返场演奏小曲《良宵吟》。这个秋夜,注定会打上古琴的烙印。
彭建军说,他希望,在悠悠古琴声中,步入自己心中那片纯净的桃花源。而这样的难眠之夜,很多亲历古琴演奏会的人们,或许真的会梦回桃花源吧!
本报记者 周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