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起最冤的夫妻,武潘二人都快哭晕了。
武:为夫七尺男儿,贵为天朝公务员,却说成矮穷挫的烧饼郎。附一句:乌纱帽还被染绿了。
潘:妾身相夫教子,实乃知州家闺秀,硬辱为偷汉子的裁缝女。加一言:笑笑生尽添油加醋。
几百年来,潘金莲一直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简直就是妖艳、淫荡、狠毒的典型。《水浒传》中,金莲为卖炊饼的矮子武大郎之妻,因与西门庆有染,毒杀武大郎,最后两人恶行曝光,均被武大郎的弟弟武松所杀。后来《金瓶梅》一书撷取此段故事加以创作,以潘金莲为女主角,并将其描写成不折不扣的荡妇,“欲火烧身,淫心荡漾”。
原著描写潘金莲,是清河县里一个大户人家的使女,娘家姓潘,小名唤做金莲,二十余岁,颇有些姿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她,潘金莲去告诉主人婆。大户记恨于心,不要武大郎一文钱,白白地把她嫁给武大郎。潘金莲是爱风流的人,见武大郎身材短矮,人物猥琐,不会风流,就和那些浮浪子弟勾搭上了。因此街坊邻里都传说她:“无般不好,为头的爱偷汉子。那些浮浪子弟还经常在武大郎家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武大郎在街坊邻里面前丢尽了脸,又是个懦弱本分的人,因此在清河县住不牢,带着潘金莲搬到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炊饼。潘金莲见了武松又动了淫欢之心,多次主动勾引武松,武松不但不被她的美色所动,反而还说教了她一番。在几番勾搭不上武松后,在王婆的撺掇下与西门庆勾搭成奸,武大捉奸不成反被西门一脚踹到胸口,害心疼病躺在床上半个多月。期间潘金莲不但不管不问,反而更加变本加厉的折磨他。到后来武大实在没法处,只得拿武松吓她,好让她请郎中来瞧他的心疼病,谁知潘金莲与西门庆商议之下,一不做二不休,反将武大毒死。
然而事实上的武氏夫妇,确实郎才女貌、子孙满堂的幸福之家。武大原型为清河县县令,武植,系山东清河县武家村人。他自幼崇文尚武,才力超群,少年得志中了进士,在山东阳谷做了知县。经后人考证,大郎高七尺有余,两袖清风,而非几百年来的所认为的“身材短矮,人物猥琐,不会风流”。潘金莲也并不是潘裁缝的女儿,而是贝州潘知州的千金小姐。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和武大郎恩恩爱爱,白头到老,先后生下4个儿子。
然而如此羡煞天人的一对为什么会被后人诬的如此不堪呢?坊间传言:武植少年贫穷,曾有好友黄堂资助。武植不辱才学,考得功名。然而这位好友却因怀才不遇,家境日渐贫寒,加之家中发生火灾,他想要投奔武植。原打算依靠情谊谋个一官半职,但武植待他好酒好菜,却始终不提携他。黄堂便认为“武大郎乃真忘恩负义之辈”,一气之下,不辞而别,并在回乡路上到处散播谣言他编写了许多谩骂讽刺武大郎的小故事、歇后语,见村贴村,逢店贴店,村村说唱,乡乡张贴,谣言惑众,极尽对武植恶意中伤污辱影诋毁之能事。另外,曾被武植治罪过的乡里恶少西门庆的助纣为虐,同流合污,于是沿途传遍了有关武大郎的粗俗之词,武清官的形象被毁于一旦。谁知,待他回到家中,武大郎早已派人送来了银钱,帮他修房盖屋,置买良田。这时,他才发现武大郎决非知恩不报。悔之晚矣,覆水难收。加上一些文人墨客借题发挥,因而谬种一传再传。这些杜撰的故事很快传遍各地。进而将武植、潘金莲名声毁尽,也给潘、武两姓后人带来灾难:清河县的潘家和武家几百年来再不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