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3年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向导丹增·诺盖首次征服珠穆朗玛峰以来,人类已给珠峰制造了上千吨垃圾。
为了遏制乱扔垃圾,尼泊尔成立了污染控制委员会,和众多国家联合成立“珠峰清扫运动及垃圾管理计划”小组。打出了“零遗留”和“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留下”的治理垃圾宣传口号,并严格执行登山队在登山前需缴纳4000美元押金的规定,还对被举报有乱丢垃圾行为的登山者,将被禁止登山5年的处罚。
近年来,随着这些措施的出台,在珠峰上乱扔垃圾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之前,丢弃在珠峰上的垃圾必须清理掉,还珠峰一个靓丽的面孔。
丢弃在高海拔地区的废物,除非组织登山运动员,否则是无法上去清理的。即便只有1公斤重的空氧气瓶,也只能由另一名队员慢慢捡起来放进对方背包里。再强壮的登山队员,一次也只能背下6个空氧气瓶。清理一个空氧气瓶,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有不少清理垃圾者命丧珠峰。一段时间,尼泊尔人甚至到了谈及垃圾色变的程度。面对珠峰上的垃圾,只有望而生畏的份儿。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画家、诗人苏尼塔·拉娜主动提出,要求承揽珠峰上的垃圾清理工作,而且不要尼泊尔政府一分钱报酬。
接揽清理垃圾的工作后,拉娜很快组织了65名背夫和75头牦牛的清理垃圾队伍。在过去两个登山季,共清理出包括废弃氧气瓶、瓦斯罐、绳索、帐篷、玻璃罐、啤酒易拉罐、塑料布、食品容器甚至一架直升机残骸等8吨垃圾。有的垃圾上的生产日期,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
很快,有人替拉娜担忧起来:“不说别的,单65名背夫和75头牦牛一天的开销,画家、诗人出身的拉娜能支付得起吗?”
从珠峰上清理下来的垃圾,却成了拉娜眼中的宝贝。拉娜请来当地有名的15名艺术家,第一个月,使用其中约1.5吨原材料,完成75件雕塑作品,建起了一个名为“珠峰艺术展览馆”。2011年,“珠峰艺术展览馆”就接待来自世界各地上百万人,仅门票一项收入,就突破了千万卢比。
剩下的珠峰垃圾,都被拉娜他们做成了各式各样的艺术品,标价从1500卢比(约合17美元)至20万卢比(2667美元)不等。这些艺术品,被拉娜拍成照片,放进了“8848网站”。一夜之间,明码标价后的艺术品成了网上抢手货。其中,拉娜使用1974年为意大利登山者运送食物而失事的直升机残骸,塑造的一尊印度教中的象头神作品,成了网站上的“镇宝之物”,其拍卖价一路飙升,由20万卢比升至360万卢比,“身价”翻了18倍。
拉娜不光支付了65名背夫和75头牦牛的所有开销,还赚了个盆满钵满。不仅如此,拉娜的艺术品和她的名字一起名扬世界,成了“举世瞩目”的艺术家。
扔下时是垃圾,捡起来却成了宝贝。拉娜没有过人之处,她的成功,就在于打出了一张世人皆知的“珠峰”品牌。每个人的心里,只要有“珠峰”的创意高度,就算是垃圾也可以成为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