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用户注册 | 登广告爆料邮箱繁体简体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万象 >

看看60年前的任命通知书 “太原市第六区”你可知道?

未知 2015-02-13 11:03

看看60年前的任命通知书 “太原市第六区”你可知道?
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2015-02-13 02:17

85岁的潘志业老人在看当年的任命通知书

   
    2月4日上午,85岁的老太原人潘志业坐在桌前,对着珍藏了60多年的一张任命通知书看了又看,思绪又回到了当年。这张任命通知书一直压在箱底,最近又被拿出来,是因为前几天本报报道了“65年前的教师委任状,你见过吗”一文,勾起了他的诸多回忆。
    1954年,潘志业被太原市第六区人民政府任命为古寨乡人民政府委员,分管生产。当年,村里人只知道他忙前忙后,但不知道还正式下了通知书。多年来,潘志业也没有跟任何人说起这件事,只是自己一直珍藏着它。
    得知潘志业保存着太原市第六区人民政府的任命通知书,很多人好奇了,第六区当时所辖范围是哪里?是不是还有第一区、第二区?不少老太原人至今仍然常常说到北城区、南城区,这又是怎么回事?
    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试图以此重新梳理一下这座城市的城区变迁。
    1 伟人证?委任状?两通电话引出的故事
    4日9时43分,本报热线接到读者反映,说自己有“1954年太原市第六区人民政府给颁发的‘伟人证’。”过了11分钟,本报热线再次接到一个电话,说其实是“1954年3月25日,由太原市第六区人民政府颁发的任命通知书,应该叫‘委任状’。”
    这是怎么回事?第二次打来电话的是杨女士,记者见到她后才知道,第一个电话是她85岁的公公潘志业打来的,因为老爷子岁数大了,且说的是晋源当地方言,不太容易听懂,所以,本报座席人员听成了“伟人证”。考虑到自己说的是方言,老爷子挂了电话后,又赶紧让儿媳杨女士打来了电话。
    见到潘志业老人时,老人正坐在桌前,眼前放着那张任命通知书,他正跟二儿子说当年的情况。时隔60年,这张任命通知书除了折叠处有些小破口外,其余的还比较完整。通知书上方正中间,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样,右侧为“太原市第六区人民政府任命通知书字第145号”,内容是“兹任命潘志业为古寨乡人民政府委员,特此通知。”左侧是落款时间“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五日”,加盖有太原市第六区人民政府的印章。
    2 当年的第六区是现在的晋源区
    “伟人证”的事情弄清楚了,可任命通知书上的第六区人民政府又让人充满了好奇:太原当年还有这样的划分?“我们是古寨乡,当时有5个村子,属第六区。我记得好像还有北格乡、小店、南堰,年代长了,记不大清楚了。”潘志业说,当年的第六区就是现在的晋源区,其他一些事情他只记得大概。
    虽说老人只记得大概,但太原历史沿革和城区变化也引起了记者的兴趣。现在的晋源区是当年的第六区,那么,第一区在哪儿?当年又是怎么去划分这些区的呢?
    记者通过太原市政府地方志办档案室、太原市档案局及百度查询资料后了解到,解放前,阎锡山统治下的太原,行政区划实行闾邻制,全市分为内八区和外八区,内八区为城区,外八区为郊区。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太原市人民政府废除了闾邻制,合并内、外16个区为八个区。1950年又进一步合并为四个区,其中两个城区,两个郊区。
    根据《太原市志》记载,1950年2月8日,太原并八个区为四个区。原内一、内二区合并为第一区,区政府驻活牛市(现在的解放路一带);内三、内四区合并为第二区,区政府驻典膳所(杏花岭区新民中街附近);外三、外四区合并为第三区,区政府驻上北关(现属杏花岭区巨轮街办);外一、外二区合并为第四区,区政府驻桥头街(现属迎泽区)。同年8月28日,东、西山工矿区暂不成立,新置第五区,区政府驻阎家沟。1951年4月2日,汾阳专区的晋源县划归太原市管辖。8月2日,撤销晋源县建置,将县辖汾河以西地区设立第六区,区政府驻晋源;汾河以东地区设立第七区,区政府驻北格。
    3 太原城区还经历了这些变迁
    现在,太原市只有六个区,而且不叫第一区、第二区,是叫迎泽区、小店区等名字。从1951年起,太原城区还经历过哪些变迁呢?记者从《太原市志》上找到了答案:
    1954年1月2日,第七区改为第四区,区政府移驻小店。
    1954年6月4日,将原以数序命名的各区名称,改为以驻地或方位命名。即一区改为南城区,二区改为北城区,三区改为新城区,四区改为小店区,五区改为万柏林区,六区改为晋源区。
    1957年3月12日,撤销新城、小店、万柏林、晋源4个区的建置,成立郊区。
    1961年5月18日,撤销市属柳北、双塔等9个城市人民公社,划为南城、北城、河西、晋源四个区。
    1970年3月21日,撤销郊区,将其境划分为南郊、北郊两个区。
    1997年5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太原市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五区建置,设立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六个区,并重新划分了区界。
    对于一些老太原人来说,现在还习惯将北大街一带叫北城区,习惯将小店一带叫南城区。
    4 “迎泽”“尖草坪”“万柏林”缘何得名?
    年轻人可能会好奇六城区的名字如何产生,南城区为什么会取名“迎泽”,北郊区又为何取名“尖草坪”?其实,这是根据当时片区的特色或者标志建筑来取的。
    迎泽区。因迎泽门而名。明洪武年间,扩建太原城,迎泽门(又称大南门)为八大城门之一。太原解放后,在大南门外修建了迎泽大街、迎泽公园、迎泽宾馆等。
    杏花岭区。因明晋王府花园而名。明洪武年间,这里是晋王府的花园,多植杏树,且地势较高,故名“杏花岭”。太原解放后,境内建有杏花岭街,设有杏花岭办事处等。
    尖草坪区。很久以前,该地区大量生长着一种尖且带刺的花草,故名尖草坪。太原解放后,境内建有尖草坪街、尖草坪立交桥,设有尖草坪办事处等。
    小店区。因小店村而名。村落形成于北宋初年,初有小片客栈,后商贾汇集成村。因店小且多,故称小店。
    万柏林区。因柏树林而名。太原解放前,当地居民在此大量种植柏树,因数量众多,故称“万柏林”。
    晋源区。因晋水而名。1947年,设晋源县。新的区划于1998年1月1日施行。
    我们热爱这座城市,也可能对这座城市还有很多梦想和希望,但你或许不知道,这座城市走过怎么的时代和人生。在探寻了这些东西后,我们再俯瞰整个太原日新月异的变化,经过60年时光变迁,原来,我们生活的城市已经悄悄地变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历史档案
    生产委员要做什么?验得了粮,浇得了地
    当时生产委员主要负责什么工作呢?
    说起任命的事情,潘志业记忆犹新。1954年,他所在的木厂头村和其他4个村庄统归古寨乡管,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成立乡政府。那年,乡政府一共任命了7个委员,分别是乡长、书记、文书(会计)、民政委员、妇女委员、民兵委员和生产委员。
    24岁的潘志业当时是村里的村长,当选时经过村里200多位村民的举手表决,大家一致认为他可以担负起委员这个使命来。
    “群众选我,我就上呗,这说明大家认可我。真的没啥,踏踏实实干活就行。”就这样,潘志业被任命为生产委员。
    潘志业说,除了每天有开不完的会议和学习外,一年最忙的时候就是两次交公粮的时候,一次是7月份交夏粮(主要是小麦),一次是10月份交秋粮(主要是玉米和高粱)。他的主要任务是验收粮食是否过关,同时要组织专人再送到位于北营的粮库去。
    “验收粮食可不是随便就能验的,我们都要提前进行专业培训的。”潘志业说,在验公粮前,他还专门接受了一周的培训。那时候,验公粮把关至关重要,一要眼看,二要手摸,三要牙咬。看粮食的饱满度和纯净度、手摸粮食的湿干程度、牙咬看粮食是否清脆,脆的说明晒干了,感觉湿、软则说明不过关,为湿粮。验公粮的时候不能心慈手软,如果是湿粮的话,就必须返工,重新回家晒或者摊到炕上烘干再来交。
    一年中数这段时间最忙,验收过关后,还有一周的时间是专程送公粮。那时候交通工具不方便,送的时候只能用那种独轮的手推车推过去。一天下来,只能送一次,活儿虽然苦累,但潘志业说,那时候一分钱不挣,但能全心全意为大伙服务,也值了。
    除了第一大事验收公粮外,一年一次的灌溉算是第二大事,而这些都需要潘志业来协调。在连任干了10年生产委员后,按照计划,潘志业可以去区里工作了,但由于家里的一些情况,他放弃了继续当官,而是回家继续种地。
    采访中,有几位年长的村民也来到潘志业家中。看到那张任命通知书时,一位七旬老人说,当时他只知道潘志业在村里忙前忙后,没想到还有这个通知书。说着,他用手在潘志业的鼻子刮了一下,说 “硬了么。”潘志业微微笑起来,说“那有啥呢。”
    而今,潘志业每每回忆起当年,都忍不住跟儿孙们讲一番。那段忙碌的岁月是他一个人的激情与奉献最好的见证。
    ○家庭档案
    一晃60年,瞧瞧这一家子
    一家人和一个城市,变迁中的变化,感动后的感慨,时代印记,世事情怀,记者作为一名外来移民户,也顺便打探了潘志业这个家的情况。
    潘志业的二儿媳告诉记者,潘志业共有7个孩子,3个儿子4个女儿。大女儿已过花甲之年,嫁到榆次,3个孩子都已成家,孙子已经上了高中。二女儿58岁,嫁到晋源新区,育有一儿一女,也都已成家。老三是大儿子,56岁,今年刚被评选当上木厂头村的村长,有一双儿女。老四是二儿子,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已成家。老五是三女儿,50岁,同样嫁到晋源区,一双儿女已经结婚。老六是四女儿,47岁,在晋源区有自己的批发市场,儿子已经结婚,姑娘在上大学。老七44岁,有两个女儿。
    这样一个大家庭,除了大女儿嫁到榆次,剩下的都在晋源区生活,多年来未曾离开过这片土地。潘志业的家可以说是对这个时代变迁最好的记录,日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宽裕。从一开始的简陋土房,到一排小平房,再到现在的二层小楼。即便如此,潘志业也会教育孩子们不能忘了本,就算日子再富有,也得把那一亩三分地经营好。
    今年对潘志业来说,可是“摊了一件大事”——大儿子当选了村长。这对他来说,是子承父业。没事的时候,他总是把大儿子叫到屋里一顿教育,教他做人做事一定要踏实,要为老百姓办实事。
本报记者 徐麦丽 实习生 申健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全站三晋国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