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拍好其实很难,但其实也很容易。
卡帕曾经说过: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的不够近。
手机摄像头(Samsung Zoom这种奇葩除外)本质上是一枚小广角定焦镜头,熟悉摄影的都知道,28~35mm小广角这个人文焦段是非常考验构图功力的,此处说广角构图难是相对于中长焦而言的,后者通过焦距和光圈的作用很容易就能获得一张构图干净、前景主体清晰,后面虚化的模糊一片的"佳作",而手机这个小广角会同时将主体和周围的环境一起挤进来,使得画面的简洁性构图的合理性处理起来十分困难,
此外对于没有摄影基础知识的同学要理解和合理利用广角带来的畸变也略有困难。
但其实手机要拍好也非常容易,因为总有一些规律和公式可以加以利用。
小广角之所以被称为人文焦段是有原因的,当你能把主体和环境和谐处理,这样拍出来的片会更耐看,更有故事。
1.关于构图,咳咳,下面是两个小中初的数学定理:
1.1 三等分点、线法则
许多手机和数码相机都自带有三等分网格线功能,别小看了这个小东西,很有用。
自然界有个黄金分割比例的规律,人眼也是,会把第一眼和整体焦点落在黄金分割线及其交错的点上,然而黄金分割线又近似等于三等分线并且后者比较容易盲记因此一般多见三等分线(专业级的数码相机、摄像机会有黄金分割线功能)。
懒得翻相册了,就拿手边的照片讲吧
五一跑去草莓看人,现场黑压压的一片人头,巧妙利用画面里的有趣特别的地方,
尽量置于三等分线、点上
1.2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这句话出自小学数学课本…
三角形不仅在力学上具有稳定性,在视觉上也具有稳定性。
我们假设画面又无数个几何形状拼凑,而当画面大部由三角填充时画面,画面就会比较耐看
如图
2.广角畸变
广角畸变产生的原理就不多讲了,同一个主体,俯拍,平视,仰视得到的画面近似却是完全不同的
2.1 利用畸变
仰拍畸变的变化趋势如图:
这幅图就可以明显感受到仰拍时画面向中上部压缩,获得一定的冲击感,至于拍人,大家同理可得:)
2.2 通过平视构图来避免畸变
平视效果不理想时可以适当Zoom in来凑:
3. 画面亮度很重要
前面的技巧主要是构图,而要营造图片的气氛,画面亮度很重要
3.1 巧用自动、手动测光
以iphone为例 当我们想要表现一个阴郁的雨后傍晚,我们不妨在拍摄时选择较为明亮的路灯对焦(实际是对其测光),画面马上转为欠曝的暗调,很有味道
又比如说我们在拍落日等逆光场景时,暗处往往一片死黑,而此时我们不妨以日落与暗处之间如海滩等处于中间灰度的区域测光,这样得到的照片亮、暗部细节都能得到保留,便于后期处理。
4.连拍和裁剪
没有错,就是连拍
就算是再高大上的职业摄影师,也不可能一次拍摄就出好片
都是通过大量的拍摄,尤其是连拍,再甄选(或裁剪)出最好的神态、动作、构图俱佳的一张
5.关于前期
以上提到的规律和公式,归根到底都是一些使照片锦上添花,好上更好的技巧,
更重要的是要多拍,形成一种直觉,我喜欢称为预判能力,能对面前接下来要发生的画面做一个预测,结合对镜头取景范围的熟悉,心中就已经形成了一幅构图,然后用相机完成最后一个步骤。
关于构图再说一句,构图其实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摄影里有专门的构图学,
而上面的技巧就像八股文一样,难免会枯燥,强烈建议大家多想多拍多尝试创意有趣的构图,说不定将来你也能总结出很好甚至很有个人风格的构图
除了构图的部分以外,还有一些给画面和意境加分的规则我们可以加以利用。
1.冷暖色对比
2.明暗对比(高反差的剪影也归为此类)
因为相机本身能力所限拍这种光线场景时无法一步到位,记得前面提到的方法:不妨以高光处与暗处之间如海滩等处于中间灰度的区域测光,这样得到的照片亮、暗部细节都能得到保留,便于后期处理。
3.动静对比。
静止画面里的动都是通过较慢的快门速度拍摄得到一个径向模糊的主体,所以想拍摄出动静感的时候应避免光线过分充足的环境,如果手机上有高级功能的拍摄软件也可以人为降低ISO等方法达到降低快门速度的效果,当然手也要稳一点。
4.风景中加入引导关注点
然而把人P掉之后画面便略显单调:
最后还想说一点就是在这忘记更新的短短几个月里;))))),手机镜头技术已经发展得越来越逆天,
i6的光圈达到F2.2,i6p还加入光学防抖,据说个别桑心病狂的品牌已经号称光圈做到F1.8以上???
i6p的原片示范:
大光圈附带的浅景深我们也可以多加利用来为照片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