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党建+模式 助推扶贫攻坚
——记稷山县南吴坡村第一书记杨柳青
山西稷山县翟店镇南吴坡村任第一书记杨柳青牢记责任和使命,驻村帮扶,深入农户,掌握实情,带领村党支部党员干部,创新“党建+”模式,发展集体经济,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实施“党建+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走出了“支部抓项目、党员解难题、群众得实惠”的脱贫致富新路子。
到目前,该村投资100万元兴建的现代农业香菇种植园投产达效,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0”到收入12.6万元的突破。香菇大棚用工26人,其中贫困户15人,发放工资10万余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中,2016年已有7户29人脱贫,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
党建+项目 发展集体经济
2015年8月,经组织选派,29岁的中共党员、稷山县委党史研究室科员杨柳青,到南吴坡村担任第一书记。
南吴坡村地处半坡丘陵地带,全村有1个居民组,73户,293口人,9名党员,耕种面积490亩,90%为坡地、沟地,农业收入主要以粮食作物和槐米为主。2014年底被确定为“贫困村”,是稷山县确定的易地移民搬迁村和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村。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61人。
上任伊始,面对南吴坡村的实际情况,杨柳青没有丝毫的退缩,他扑下身子模实际,沉到基层,吃住在群众家中。连续一个月,他与支村两委班子走访了全村所有老党员、老干部、致富能手和贫困户。特别是对14户贫困户,每到一户,他都要进行细致的摸底调查,做到了“三知一清”,即知道家庭成员、致贫原因、发展现状,清楚家庭困难、产业情况、诉求愿望。
杨柳青与党员干部转变观念,强化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和引导,创新产业项目扶贫机制,变“让我脱贫”的被动思维为“我要脱贫”的进取意识,增强贫困群众的参与度,以扶贫“参与感”带动脱贫“获得感”,解决了极少部分贫困户存在的精神贫困、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杨柳青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制定了南吴坡村发展规划,创新‘党建+’模式,以党支部为龙头,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兴建村现代农业香菇种植园,确立了党建引领、以产业项目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发展思路。
党建+服务 破解发展难题
为了让村党支部成为贫困村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杨柳青找准基房党建的切入点,强班子带队伍,夯实“三基”,采取“一强二育三抓”措施,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强核心。采取集中学习、座谈交流、组织村干部赴先进地区参观考察等方式,杨柳青带领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9人到河南、侯马、万荣等地学习考察,帮助大家开阔眼界,开拓思路。特别是在发展香菇大棚项目中,杨柳青带领9名党员积极践行“我为群众解难题、党员干部做贡献”服务理念,解决了占地、拆迁、基建、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的难题13件。为党员干部设岗定责,建立包联帮扶机制,党员干部带头开展菌棒养护、管理技术、采摘销售等全程式服务,形成村班子的核心凝聚力。
——育骨干。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注重把复退军人、致富能人等纳入入党积极分子,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培养,去年新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名。
——抓规范。突出民主管理这条主线,抓好“三会一课”制度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规章制度的执行,规范村务要事决策的运行程序,近两年来,组织学习18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12次,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重点评议发展党员、村级项目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低保评议等重大事项,特别是敲定了脱贫攻坚支撑项目,就是建设香菇大棚项目,发展村集体经济。
党建+扶贫 促进脱贫致富
创新发展,就会面临难题。面对扶贫攻坚中存在的项目、资金、营销等“三大难题”,杨柳青扭住引进项目强产业不放松,发展集体经济促脱贫。
为了解决扶贫攻坚缺项目缺资金的难题,他和村两委主干多次到县财政局和县扶贫办争取产业扶贫资金100万元,用于村香菇大棚建设;积极争取到了县水利局给村兴建了150立方水池和200米管道,解决了香菇基地用水难题。
如何走出既要精准扶贫、又要节约农村土地的困局,杨柳青多次召开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大会,经村民同意,拆除了村半坡老旧房屋宅基地32户,把30余亩的旧宅基作为村香菇基地建设用地,既合理利用了闲散的旧宅基地,又保护了基本农田不被占用,解决了香菇基地的用地难题。
2015年10月,杨柳青带领村主干多次与万荣天天香公司协商,达成香菇大棚发展合作意向。通过提供菌棒和技术、派专人管理技术指导和销售,2016年4月底,拥有8个大棚的现代农业香菇种植园建成投产,同时建成了1座冷库,占地面积2236平方米的,硬化道路500米,硬化场地1200平方米,建成了香菇炕房、仓储三间。
为了早日投产见效,杨柳青自己先垫付了3000多元从网上购买了香菇棚微喷设备,仅用了3天时间,就把8个大棚的微喷全部按装到位。在采菇期间,他又垫付了1万元,购买了香菇塑料筐。第一次到万荣庄里卖香菇,他与村干部群众代表8人拉了一车,晚上2点多才往回赶。去年五一长假,许多人休假,他却在香菇基地忙活着。8个大棚的8万菌棒要在6天内全部进棚,8月15日天下大雨,他和村民忙着盖棚,盖完后全身都湿透了。
2017年,南吴坡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0”到12.6万元的质的跨越,香菇大棚用工26人,其中贫困户15人,发放工资10万余元,为加快贫困户脱贫开辟了新的渠道。
随着香菇大棚的建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更加清晰,推行了“党建+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发展产业,助推精准扶贫。2017年,又新上了菌棒76000棒,村贫困户通过合作社分红、就地务工等渠道,增收脱贫。同时,该村发展双季槐150亩、花椒65亩。
“支部抓项目,党员解难题,群众得实惠。”这正是杨柳青第一书记工作的真实写照。作为第一书记,他带领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基层党建引领 兴建了香菇基地 壮大了集体经济,精准扶贫落到了实处。运城市代市长朱鹏、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齐海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志峰等市县领导多次到南吴坡村调研指导基层党建引领精准扶贫等工作,对第一书记杨柳青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图片说明:
1-3、稷山县南吴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杨柳青在村新兴建的现代农业香菇大棚基地里与上班的贫困户村民一同研讨如何提高香菇生产管陧技术。
4-5、稷山县南吴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杨柳青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挨门走访群众,征求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意见和建议。
6、稷山县南吴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杨柳青与村民在该村双季槐栽植基地一起研讨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措施。(
记者张诚 通讯员翟建平 摄影栗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