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用户注册 | 登广告爆料邮箱繁体简体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太古供热隧道超大规模超长距离

未知 2016-03-30 10:03
太古供热隧道超大规模超长距离
时间:2016-03-30 03:29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3月23日,随着太古供热隧道工程的正式贯通,其在国内所创造的大规模、超长距也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太古供热管线输送距离约37.8公里,其中仅隧道长度就达15.17公里,该工程是太原市清洁能源供热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规划,工程建成后,远期可实现供热面积约760…
    
    3月23日,随着太古供热隧道工程的正式贯通,其在国内所创造的大规模、超长距也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太古供热管线输送距离约37.8公里,其中仅隧道长度就达15.17公里,该工程是太原市清洁能源供热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规划,工程建成后,远期可实现供热面积约7600万平方米,将占到太原市目前总供热面积的一半左右。
    3月29日,本报记者探访太古供热隧道工程,盘点工程亮点。同时从施工方获悉,太古供热管线今冬可实现如期供暖。
 
    密制钢构环形穹顶,确保隧道安全
 
    3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太原市西北角玉泉山公园附近的太古供热工程3号隧道口。据悉,太古供热工程共有3个隧道,3号隧道是太古供热工程隧道中最长的一段,全长11295米,该隧道工程的打通标志着整个太古供热隧道的全线贯通。
    驱车驶入隧道,由于洞内刚刚进行了一场小型水沟爆破,可以明显看到洞内的烟雾。进入隧道,光线变暗,开着汽车大灯,能见度仅有50米。通过设置在右侧洞壁上的灯,可以看到洞内的概况。
    整体来看,一体浇筑的隧道洞已经成型,表面很整洁,具备安装条件,洞壁上挂着通风、电缆等设施,隧道地面相对平整,可以正常通行。施工人员仍在现场作业,不时有汽车从相反方向驶来。
    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焊接一个密制钢构环形穹顶。“这种密制钢架结构支撑光在3号标段就有43个,正是这些密制钢架结构有力地支撑了整个隧道,确保了隧道的安全。”中铁六局负责太古供热项目3号隧道第3标段的项目经理王全亮介绍。
    此外,记者注意到隧道两侧有些位置呈窑洞状左右凹陷。据介绍,这里是预留的空间用来存放抢修工具、材料。目前,施工方正在进行热力管网支架等管线安装。
 
    工程多项技术工艺属世界一流水平
 
    在隧道内,记者看到每隔100米,隧洞壁出现一个凹槽,里面分布着密集的网状钢筋。“这是用来固定供热管网的支架,由于古交市地势高,与太原市有着180米的高度差,需要把管网稳固地固定在支架上。”王全亮介绍,项目中有许多设计、技术由构想到实施都无可参照,技术难度非常大。目前,项目使用的主、次支架设计及技术属世界一流水平。
    据介绍,在宽10.6米,高8米的隧道内,共设置四条供热管线,分别位列两侧,约占3米左右,中间留有4米的检查通道。支架焊接完毕后,将往里注入150厘米厚的混凝土,再次对支架进行加固,而普通情况只需注入60厘米厚的混凝土。
    除此之外,项目中也遇到多方面的挑战。譬如围岩断裂带施工,在隧道打通过程中,因地壳运动,隧道围岩节理发育、风化极其严重,呈碎石状镶嵌结构,机械开挖后塌方问题严重。王全亮告诉记者,类似这样的地质环境共有11处,也是施工中最难的部分,主要采取小导管注浆办法,向围岩内注入水泥浆使其凝固再实施爆破,造成施工进展较为缓慢。
    隧道一处用于通风的斜井也属世界一流水平,是目前同类项目中全国最陡的斜井。施工中,主要遇到斜井井底大断面挑顶困难。“在斜井井底排、送风道循环巷施工中,采用了分部开挖、架设临时支撑体系,多台阶分部开挖,最终保证了大断面挑顶施工安全。”王全亮说。
 
    施工人员加班加点,确保今冬供暖
 
    “累,真的很累,每天的工作强度大,工作完倒头就睡。”施工人员王安员说,他负责项目的开挖工程。王安员告诉记者,每天几乎都是高强度的工作,而且也没有节假日,今年过年,家属还专程从四川老家来太原过年。
    王全亮告诉记者,综合考虑工作环境,这里的施工人员大都是40岁左右的壮劳力,精力相对充沛。工期最忙时,现场约有100人施工,采用一个工序一个班组的方式接力施工,比如爆破组爆破后撤出,由机械组进入除渣,构架组接着进入,最后轮到混凝土班浇筑,循环更替。“隧道掘进是一项艰苦的工程,施工人员需要克服粉尘污染,接受黑暗的工作环境、以及高分贝的噪音。此外,这里的施工人员与普通工人不同,工作不是8小时制,而是频繁的倒班。”王全亮说,在深井作业时会出4个循环,也就是24小时轮4个班,施工人员休息五六小时,工作2小时,属于间断性休息。
    从开始施工到隧道贯通,718天昼夜兼程。王全亮告诉记者,为确保今冬供暖可以用到古交兴能电厂的热源,施工从未中断,包括过年、过节等节假日,也不受任何天气影响,所有设备满负荷工作。
 
    ○链接
    太古供热隧道工程亮点
 
    太古供热工程,在集中供热领域,属超大规模、超长距离的项目,在全国供热史上史无前例。
 
    距离长
 
    太古供热线,将敷设4根37.8公里的热力管线,每根管线直径为1.4米。
    其中,隧道起点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封乡周家山,终点位于东社乡大岩村,且需要穿越山岭,仅隧道长度就达15.17公里,共设置隧道3座,1号隧道长1430米,2号隧道长2445米,3号隧道全长11295米,属特长隧道。
 
    施工难度大
 
    据悉,太古供热项目在2014年3月1日正式启动,今年3月23日隧道工程提前全线贯通。施工中,承建方解决了围岩断裂带施工、高风险陡坡斜井提升运输、大断面斜井井底送排风等众多技术难题。
    由于供热管线输送距离长,太原、古交存在高度差,管径达1.4米,供热管线设计、技术属世界首例。据悉,供热温度从热源厂至太原,温度只有5摄氏度损耗。
 
    投资较大
 
    供热项目建设总投资约48亿元,其中,隧道投资16.9亿元。
    项目建成后近期可实现供热面积5000万平方米,远期可实现7600万平方米,将占到太原市目前总供热面积的一半左右。项目建设成后将产生巨大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每年可节约标煤93.1万吨,节电5700万度,节水296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798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052吨,减少粉尘排放2104吨,节能和环保效益非常显著。
 
    本报记者 李晶 见习记者 何伟 实习生 张艳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全站三晋国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