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日报
图为贾天仓在表演风火流星。(资料图片)
清徐彩门楼。
图为康宝堂老人说到精彩处,在客厅内亮出舞狮头的一个动作。
图为东蒲舞龙在意大利表演的现场。(资料图片)
图为辛爱英展示刚刚创作的《猴子吹喇叭》。
有一种力量叫传承
晋源的风火流星、清徐的彩门楼、西华门的舞狮、小店的东蒲舞龙、老辛家的剪纸……诸多流传至今的非遗项目,或精巧细致、或流光溢彩、或飞扬激越,展开了一幅幅太原春节的民俗画卷,已成为太原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目前,太原市共有国家级非遗17项、省级非遗67项、市级非遗135项。它们深深植根于民间,是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靓丽名片。
传承非遗,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和主导。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传习展示中心、举办非遗展演活动、组织非遗进校园等等,近一年间,太原市文化部门诸多举措既轰轰烈烈,又潜移默化。
更为可贵的是,在每一个项目背后都站立着一群人,他们沉醉其中、孜孜以求,凝聚成一股股传承的力量。他们有的虽年过花甲,仍矢志不移;有的师徒同台,老小齐上阵;有的勇闯市场,表现不俗。当然,也有一些项目后继乏人、无处施展。
时代在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变。那些流转在非遗里的年俗年味,给人们飞驰的物质生活带来了一些非物质的体验和趣味。今年春节期间,太原食品街除美食外,连续数日上演的民俗文化惠民活动,每天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人流,老太原们在这里又找回了儿时的年味儿。
非遗,该如何更好地传承?除发掘整理、口传身授、现场展示外,也可以换一种“活法”。今年1月底,淘宝众筹联合“故宫淘宝”发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筹项目上线。高密剪纸、朱仙镇木版年画等非遗传承人手工制作的传统年俗工艺品网上开售,很是火爆。相信社会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定会拓展一片新天地。
传承,只因责任在肩。我们感谢贾天仓等每一位传承人的努力和付出,也期待太原非遗更加出彩!
杨彧
1 风火流星叫好叫座
晋阳风火流星 俗称“火流星”,源于中国传统武术,是一门融民间杂耍、中华武术、音乐舞蹈为一体的传统社火表演艺术,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008年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底,贾天仓获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2月15日,正月初八。晚上6时,白天刚刚操办完儿子婚礼的贾天仓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了山西会馆。“表演在7时左右开始,之前要留时间检查道具、准备服装、烧好木炭。”贾师傅嘴里说着,手脚麻利地准备起来。
为了给晋阳风火流星一个展示的舞台,让更多的人能认识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经太原市文广局、市民间艺术家协会推荐,作为晋阳风火流星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的贾天仓自2014年起便开始常驻山西会馆进行演出。其间,曾有日本、韩国等地的旅游团体慕名而来,都被这一奇特的表演形式深深震撼。“借助这个平台,把风火流星传扬出去。”贾师傅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堂的客人陆续就位。酒店服务员阿飞告诉记者:“贾师傅的节目最受客人欢迎,有的客人甚至是专门带着亲戚朋友过来看的。”
7时左右,贾师傅拿着一根一米多长的绳子上台,绳两端系着两个铁丝网,里面装着燃烧的木炭。只见他或行或站,或坐或卧,绳索、铁笼、木炭这些简单的道具在他手中如有了魔力一般,上下翻飞,前后相连,火借风威,幻化成各种不同的图案,绚丽夺目。表演期间,所有的客人都放下了筷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看,精彩之处一片叫好,掌声不断。
6分钟的表演结束,贾师傅满头大汗:“绳两边的铁丝网经过火焰的烧烤能达到1000摄氏度,舞动的时候人在火中,火围人转,很是烤人。”记者注意到贾师傅的衣服上有一些小小的圆洞,他说那是星火飞溅时落到衣服上造成的。“风火流星吸引观众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惊险刺激,所以避免烧伤是很重要的技巧。”
现年59岁的贾师傅收有四五十个徒弟,主要是本村人,也有河南、长治、运城等外地的。“大多是会一些基本招式,耍精的不多。如今演出的机会少,干这一行又没什么经济收入,时间一长有些人就坚持不下去了。希望能多提供一些活动的平台。”
本报记者 丁 园
2 彩门楼当街撑面面
清徐彩门楼 最早起源于唐代,经历代演变,今日的喷绘彩门楼成为集民间古建筑技艺、民间美术、民间彩绘、民间手工技术为一体的文化遗产,于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狮子龙灯跑旱船,彩楼当街撑面面。”这是清徐县流传已久的过年民谚。春节期间街头巷尾各色各样的彩门楼,成为清徐城乡一道独特的民俗风景。
2月3日上午,记者采访了清徐彩门楼传承人冯树东。年近六旬的冯树东是清徐县清源镇政府的一名干部。他自幼跟随师傅学习制作彩门楼技艺,青年时就能单独承担彩门楼的设计制作了。
“据传,清徐彩门楼最早起源于唐代。”冯树东侃侃而谈,当时清徐县城叫清源县,交通便利,商铺林立,经济繁荣。逢年过节人们为了祈盼来年商铺兴旺,“祛除百邪”,就到附近的山上采回柏叶绑在竹杆和木棍上,插在自家房顶的最高处,以求来年百业兴旺。到宋代发展为用几根门杆搭在自己门前,上边绑上柏叶枝、两边写上对联的柏叶门楼,具有了观赏价值。再后来,清徐彩门楼又发展为柏叶彩门楼、扭彩彩门楼、彩绘彩门楼,直到现在的喷绘彩门楼,成为集民间古建筑技艺、民间美术、民间彩绘、民间手工技术为一体的珍贵文化遗产。
冯树东告诉记者,以前每年一到腊月里,他和伙伴们就格外忙碌,活儿应接不暇。搭建的彩门楼最高的可达17米,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架子工”“布工”“看工”缺一不可,如需要装灯,还需要电工。小型彩门楼四五个人一天即可完成,而大型的则需要四五十人花半个月的时间,最多时一年能搭建20余座彩门楼。近两年,他接手的活儿明显减少了,也不自个儿上手搭了,但会做一些绘图设计、工程预算的工作,现场做“看工”。
前些年,清徐彩门楼从业人员寥寥,县里的搭建大师已至耄耋之年,出现了传承危机。近年来,清徐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这一传统民间技艺的传承和弘扬,拨付专项资金加强彩门楼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人员培训,彩门楼从业人员越来越多,目前已达到四五百人。
本报记者 李兵 文/图
3 西华门舞狮“下崽”了
西华门舞狮 始于上世纪20年代,属北狮中的文狮类,看家绝活为“母狮下崽”,2009年,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三代传人康宝堂于2012年被授予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春节期间,西华门舞狮又忙着闹红火。
狮子一出来,先“跑场子”,一番抖毛游走后,先在桌子上打个滚,再跳板凳“过桥”,接着在登天台上“咬尾”,直立起来滚绣球。最让人叫绝的是,趁人不注意,小狮子钻入大狮子腹下,用双臂环抱舞狮头者的腰,其双腿被后面扮狮身者一手搂起。大狮子卧地临盆,小狮子诞生,母子亲情油然而生。
这便是西华门舞狮独门绝技“母狮下崽”一幕。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太原市流传的“庙前街铁匠巷踩跷子,西华门的狮子下崽子”那句话里,不难感受到人们对西华门舞狮的喜爱。
也许是“下崽”给了西华门舞狮吉兆,当不少老技艺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时,他们却在销声匿迹半个世纪后,出人意料地辉煌再现。
“上世纪20年代,西华门舞狮创始人张璧挂起了狮子会的招牌,后来传技于次子张吉祥。我便是张吉祥老人的弟子。”清瘦精干的康宝堂从小喜欢舞狮,42岁时拜师张吉祥老人,由于身体原因,早在多年前便“息影”,但聊起舞狮的传承来,眉飞色舞中,有着更多的感动和欣慰。
康宝堂介绍道:我们先是将这一民间绝技传授给了小店区的东蒲村,2009年,又将舞狮技艺传授给山西华夏醒狮艺术团岳成云等人。当前我有两个心愿,一是整理出版一本关于西华门舞狮的单行本;另一个心愿是把做舞狮道具的技艺保留下来。
他说,当时可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材料做道具,只能从汾河畔掏点胶泥回来,接着再看着石狮子泥塑出个狮子头来,将其晒干后便成了狮子头模型,这一过程称为塑模;第二道工序叫裱壳,就是用废纸经水泡湿后打成纸浆,再搅拌些许矾水糨糊,用双手拍成一块块厚约两厘米的饼,再严丝合缝地贴到胶泥狮头模上,等纸泥狮头壳子一晒干,便从模具上脱褪下来。
采访中,康宝堂一边饶有兴趣地讲述着,一边不停比划着舞狮动作。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西华门舞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常常被邀请为商演中的主角,而且有许多年轻人肩负起了传承的责任。
本报记者 范珉菲 文/图
4 东蒲舞龙舞出国门
东蒲舞龙 从清代算起,经过四代人的传承与改进,现已形成较为固定的程式化套路表演,其绝活为终场时“龙口喷火”,被誉为“三晋第一龙”。曾被文化部选中并代表我国飞赴意大利表演。2015年,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欢快激越的锣鼓乐一响,龙珠员便引动龙身,运用跑、舞、穿、跳、摆、盘、抡等动作进行动态龙表演,巧使摆、垛、缠、叠等方法作出静态造型。
提起舞龙,太原人最先想到的就是东蒲舞龙。只见那金黄的蛟龙,在舞龙队员们的舞动之下,时而上下侧摆,如蛟龙出海;时而内外翻腾,似真龙脱皮;尤其终场时“龙口喷火”绝活,常常惊得观众半晌合不拢嘴。
“不管逢年过节、庙会玩耍、二月二龙抬头,还是村里的一些重要活动,都少不了舞龙的欢庆场景。意在讨个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彩头。”正月初八,在小店区北格镇东蒲村,东蒲舞龙第四代传承人——村党支部副书记张二虎告诉记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舞龙也一样。举龙头的人最关键,他是整条龙舞动起来的灵魂级人物,担当者多为经验丰富的壮汉。东蒲舞龙通常分为舞短龙和舞长龙。短龙的龙身约长10米,需要10人左右,且全部为男性。长龙的龙身约长50多米,需要近30人,通常都是一家老小齐上阵。只有队员间非常默契,才能动作到位,出来的造型才够味!2008年,他们远赴意大利,将个虎虎生威的舞龙硬是舞出了国门。
随着民间舞龙活动的发展,舞龙渐渐分化为一项竞技运动,被列入国家(或国际)的体育竞赛运动。2012年,在“龙城龙年舞龙大赛”上,东蒲村舞出一条50多米长的巨龙和一条标准竞技龙,技压群芳一举夺魁。随后他们代表山西,赴西安、宁波、南宁等地参加比赛,摘金夺银载誉荣归。
“东蒲舞龙是老祖宗留下的,现在村里有4支舞龙队。队员中年龄最大的53岁,最小的18岁,40岁左右的人占多数。由于舞出了名堂,舞出了精气神,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舞龙队伍里,有了他们,东蒲舞龙的传承和发扬就后继有人了!”谈到东蒲舞龙的未来,张二虎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曹秀娟 实习生 王秀秀
5 老辛家剪纸红四方
辛氏剪纸始于清朝末年,传承五代,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有长8米、宽0.5米的《二十四孝图》《三晋神韵》等。老辛家剪纸红四方
十二生肖、历史人物、花花草草,满墙的剪纸让并不宽大的屋子充满了喜庆的红色。辛爱英身穿粉色绣花中式上衣坐在屋内创作着,活脱脱一幅美丽的剪纸图案。太原市纯阳宫西八角楼因“老辛家剪纸研究所”的存在而喜色更浓。
有道是:凡有喜庆,必有剪纸。春节是剪纸最风行的时节,也是辛爱英最忙碌的时候,除了创作,她还接受了不少地方的邀请表演。
作为第四代传人的辛爱英6岁便在姥姥和妈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剪纸。她不仅继承了祖辈的传统剪法,而且创造出五彩几何图形组合剪纸法,开始从自我创作,走向广为传播,自1998年受邀在北京崇文门幼儿师范学校进行教学后,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已培训2000余人,年龄最小的3岁,最大的年过七旬,其作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千余展品在海外展出。
真正让辛爱英的剪纸艺术走向全国,为更多的人所了解,源于她的一次毛遂自荐。“那是在1997年,太原儿童公园迎来了一场中国大型民间艺术全国巡回展,其中就有剪纸。当时也不知道是哪来的冲动和勇气,径直找到组委会自我推荐,并当场献艺。看完我的表演后,组委会负责人立即拍板,邀请我参加全国剪纸艺术巡回展湖北十堰站的展出。”讲述着以前的故事,辛爱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此后不久,辛爱英受“中国大型民间剪纸艺术展”的盛情邀请,在北京紫竹院做了40多天的现场表演,一时声名大振。
有人问辛爱英:现在机器剪纸又快又便宜,会不会影响了人工剪纸的市场?面对这个问题,辛爱英坚定地说:机器剪纸与人工剪纸有很大的不同,手工剪纸一般用红色宣纸,而机器剪纸的纸较厚,看起来非常呆板,何况手工剪纸是艺术品,机器剪纸只是商品罢了。
这几日,尽管每天忙忙碌碌,但辛爱英多多少少宽了点心。《折纸法技艺及应用》已经编成,今年年中有望出版。说起新年心愿,辛爱英告诉记者:希望能有个培训基地,让更多人了解剪纸,学习到剪纸技艺。
本报记者 范珉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