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日报
络绎不绝的顾客挑选着自己心仪的对联。
每到腊月底,街上便出现许多售卖对联的摊点,今年尤甚,无论是在省城还是其他地方的商场和集市上,众多对联点摊连摊货连货,形成一片红色的海洋,蔚为大观。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我这里的对联全是从对联厂购进的,做工精美,色彩很正,无论家庭还是单位用的对联都有,大的三二十元,小的十元。”在忻府区体育馆旁的广场上,数十家销售对联的摊子集中成片,络绎不绝的顾客一边挑选着自己心仪的对联,一边听摊主高声推销着自己的商品。
“怎么不自己写对联呢?”记者随口问身边一位正在挑选对联的中年顾客。“以前还自己写写,这些年懒得动笔了,平时用电脑,写字的机会少了,何况要写还得准备纸墨笔砚。”
站在对联摊前,望着眼前火爆的场面,记者的记忆一时间回到了儿时——
每到过年时,写对联绝对是一件大事。儿时住在大杂院,那是有着15家住户的医院宿舍,因为知根知底,写字最好的一位叔叔便成了主角。一般在腊月二十九那天,叔叔会早早支好桌子,铺上毡子,准备上笔墨。这时候,家家各自派出代表拿着红纸,便陆续找上门来。在众人的围观和赞美声中,叔叔自信地 “表演”着。那种热闹的氛围和浓浓的墨香,让人经年难忘,羡慕不已。
年稍长,父母常教导说“字是出马枪”,并送给我一个《勤礼碑》贴。从此,我练起了毛笔。之后,每逢过年,我便成了家里写春联的固定选手。一开始是从报纸上选好要用的春联吉祥语后,认认真真地去写。后来,干脆自己琢磨几句对联,然后再写。那种由自己创作,并由自己书写的感觉,太有荣誉感了。尤其在春联贴出后,听着上门拜年者夸上几句,真是比拿个红包还高兴。
自上班后,便少了这份 “浪漫”,一是因为当年仅仅学了个楷书,自感再拿不出手;二是觉得写几个字又得买纸又得买笔墨,不如买对联省事。
不知是年纪大了的缘故,还是好奇心少了的原因,过年不再有那么多的新鲜感,好在女儿渐长,看着我望联兴叹,她说:爸爸,等我上了小学后,好好练字,以后咱家的春联我来写。听女儿如是说,我陡然间心里升腾起一阵温暖,那种温暖是儿时盼望过年的一种滋味,是值得用365天去等待的笔墨浓香。
本报记者范珉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