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用户注册 | 登广告爆料邮箱繁体简体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 > 医疗健康 >

三伏天高温湿热 谨防心脑血管病发作

未知 2018-07-24 19:52

三伏天高温湿热 谨防心脑血管病发作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伏天是全年天气最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期,山西省气象局近期也发布了高温、湿热的预警消息,个别地区的气温已高达35摄氏度以上。
  酷暑时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对此,山西省针灸医院专家提醒,在三伏天里千万别太“任性”,一定要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A 心脑血管病死亡率极高
  心脑血管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山西省针灸医院脑病一科主任王维峰表示,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四高一多”的特点,可导致脑腔梗、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塞、肾功能衰竭,甚至失语、偏盲、偏瘫、心脏骤停、猝死等。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死亡率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伴有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情况,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
  
B 血压波动和缺水是主要发病因
  夏天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期。有资料显示,进入6月份后,中风、冠心病患者的住院率明显增加,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
  王维峰解释,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一个诱因,而夏季高温促使人体血压上升,血流冲击动脉硬化的血管,可能导致脑出血;第二个主要原因就是夏天人体容易出汗,身体容易脱水,血液中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变高,增加了脑血栓和心肌梗塞的风险。
  “在闷热的天气,病人容易急躁,会导致神经紊乱从而引发心律失常,所以人们的心态也很重要。”王维峰说。
  王维峰提醒,高温天气中,不要让身体处于忽冷忽热的强烈气温变化之下。三伏天切忌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更不要在阳光下暴晒。“一冷一热”后一旦出现头痛、胸闷、四肢无力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脑卒中和心肌梗塞发病急、进展迅速,而且致残、致死率高,一定要注意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6小时以内,是治疗脑卒中的黄金时间。”王维峰说,如果突然出现面瘫、上下肢无力;语言、意识或理解障碍;单眼或双眼失明;以往未曾经历过的剧烈头痛;或者突发胸闷胸痛,既往心绞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更长、疼痛加重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C 夏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所以如何预防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对此,王维峰医生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不要在太高温度的环境中活动时间太长,并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夏季尽量选择在早8点前和晚上日落后进行适量运动。
  第二,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每天适量饮水十分必要。在夏季,身体的水分会被大量蒸发,如果这时候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血液变得黏稠,极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建议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2000—2500毫升,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这样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第三,避免“情绪中暑”。夏季天气热容易使人心情烦躁,情绪也是心脑血管发病的高危因素。保持好的心态,调整自己情绪。夏季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要防止“情绪中暑”,就要特别注意避免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导致情绪激动失控、紧张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第四,饮食要清淡,少吃盐。盐分和血压有直接的关系。王维峰医生说,从中医的角度讲,可以吃一些寒凉性质的食物,例如苦瓜、西瓜、绿豆等,可以起到清凉解暑的作用。“这里给大家推荐两个食谱,有很多好处。”
  1、薏米仁、芡实、赤小豆、绿豆、百合熬汤。其中绿豆、赤小豆起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作用;芡实和薏米都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这个方子清热利湿,适用于伏天和有湿气的人;
  2、西瓜切丁、冰糖、菊花水,可以再加一点乌梅(酸甘化阴),清热解毒,清凉解暑。这个方子要注意糖尿病人不适合吃。
  同时,王维峰强调,不要为了夏天尽兴,经常吃烧烤,这类食物不仅盐分大,而且含有致癌物质。
  
D 心血管疾病低龄化明显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更需要进行定期体检。很多人一直以为自己身体很好却“忽然”发病,进入“多事之夏”,更需要注意体检。王维峰建议,40岁以上的人就要警惕心脑血管疾病。“我们会发现,心脑血管病逐渐呈现出一种低龄化走向。夏季,不仅体弱的老人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很多中年人甚至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肥胖、熬夜、不良的生活习惯、家族史,都会让人产生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具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都应该要留心自己的身体状况。
  其实很多疾病都是养重于治,要时刻注意,不能等到病了才着急。预防只是一方面,保持积极的心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诊治,才能度过美好的每一天。

本报记者 李永江 实习生 白茹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全站三晋国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