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用户注册 | 登广告爆料邮箱繁体简体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 > 本站新闻 > 书画 >

百姓的好医生李廷俊

未知 2019-12-06 09:08
百姓的好医生李廷俊
 
  吕梁山脉中段的吕梁市有一所中医药研究院,由于医院创始人李廷俊的原因,这所医院名气大增。
李廷俊是吕梁市中医药研究院的院长,今年76岁,人们称他是“神医”,主要是他治疗疑难杂症有绝招。他从医六十载、办院二十五年,谨遵孙思邈“大医精诚”医训,挖掘国粹精华,传承中医仁爱文化,不辞劳苦,不分白昼,救死扶伤,奉献社会。他恪守古训,博采众长,致力于研究中医治疗骨病、结核病及各种疑难杂症40余年,是国内较早研究中医治疗骨病、结核病的专家之一。多年来,李廷俊共救治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英、日、韩、俄、西班牙等十多个国家患者近30万例,其精益求精的技术和仁爱医德,深受广大患者的赞誉。
许多被抬来的病人,经过他的治疗之后,不出半月二十天,就能自己迈步走出去。
 
勤学苦钻练就一身精湛医术
 
1944年1月,李廷俊出生在山西省中阳县的一户普通农家。少年时期,命运多舛的他,曾追随多位乡间名医学习医疗知识,掌握了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也为众多邻里乡亲解除了病痛的困扰。
1957年,李廷俊成了村里的一名卫生员,4年后他又被推选为武家庄镇上庄片联合医疗所的医生。李廷俊当时虽然只是一个乡镇医院的“赤脚医生”,但因为有一身过硬的医疗技术,年纪不大的他当时在全公社已非常出名,患者络绎不绝,上庄医疗所被当地群众亲切的称为第二医院。1972年,在公社领导的关心下,他终于成为了公社医院的一名正式医生,端上了令许多人羡慕不已的铁饭碗。
武家庄公社地处山区,全公社当时共有十八个生产大队,四十七个自然村,五千四百口人,一千三百多户。在公社医院的那段日子,李廷俊没有未去过的人家,没有不认识的人,全公社也没有不认识他的人,哪个家去过多少次,他已说不清楚;十多年间走了多少山路,也无法统计;但是说他曾走遍了全公社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这里绝对没有一点夸张。就在这小小的公社医院,就在简陋的诊疗室里,李廷俊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创造过一个个奇迹,治愈过不少的大病。
1977年秋,和柏峁大队庄上村村民61岁的李风发因患肝硬化腹水伴严重心肺衰竭住在武家庄医院。住院7天,输液、打针,无缓解迹象,主治医生说病人无希望了,恐怕回不了家,催促出院。其儿子找到李廷俊,让无论如何救救他爹。李廷俊搭手诊脉后认为是本虚标实,就给对方开了一剂中药让他马上喝下试试。服下药后,家人便把他抬着往家赶,快到家时,原先没有一点声息的病人突然发出了声音,并缓缓地睁开了眼睛。此后,李廷俊又去他家里为其医治,继续开中药三剂后,病人渐渐可以下床自理,后又跟踪治疗几次后患者终于痊愈,又活了十几年。类似的病人还有很多,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时时在他的脑海中跳跃涌动。
1980年,山西医学院决定招收两个在职中医班,全省仅一百个名额。考场设在吕梁卫校,光中阳县参加考试的就近五十人。年届四十的李廷俊,凭着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医疗实践,在和年轻人的激烈竞争中一举胜出,他荣幸地接到了山西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前身)的录取通知书。而当年的考试中, 中阳县仅录取了三人,其中有两个都是刚刚从省中医学校毕业的学生。
步入校园后,学校的生活枯燥紧张,对于他来说却是特别珍惜。“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他用心聆听着黄帝、岐伯上古天真的经天宏论;“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只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他感悟深叹着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的绝妙,而对医圣张仲景我更多的则是跪拜。溶理、法、方、药于一炉的辨证论治体系,终于让他明白了什么是医中之圣,方中之祖的伟大。他曾学着华佗熬麻沸散,做五禽戏;他看着扁鹊入《内经》,出《外经》,在进进出出中识阴辨阳,审内察外,辨证求因;他捧着《本草纲目》,端着李时珍用过的药壶,品药中百味,研人间百病。学习期间,他真想把自己变成一个书蠹,紧紧伴身于每一个书页,永不离开。
这段珍贵的求学经历,让他真正实现了从丑小鸭到金凤凰的转变,也为他日后从公立医院的一般医生到民营医院院长、从普通医师到中医大家的华丽转身打下了坚实基础。
 
救死扶伤成就大医美名
 
1984年8月,卫生部起草出台了《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这一时期医改的基本思路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放开搞活,提高医院的效率和益”。
期间,全国各级各类医院开展了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单项到综合的改革。这一阶段,医院改革主要体现在: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医院领导体制,实行院长负责制;实行以定员定编、干部职工聘任合同制、严格考勤并与工资奖金挂钩、建立一定范围内的人才流动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就在这一年,李廷俊捧着山西医学院的文凭,走出了美丽的大学校园。有了一张山西医学院的文凭,对于当时的他来讲,不论走在那里也是极其抢手的人才,再加上他还有之前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极好的从医口碑,说是炙手可热也不算过分。于是有一位当初在吕梁医界颇有名声的老朋友前来相邀,请求他加盟自己的医院共同创业。
李廷俊天生就是一个极具创业意识的人,一提到“创业”两个字,顿时让他心潮澎湃。他丢下在中阳县的行政手续,“裸奔”出走了。自此,他成了朋友创办的吕梁地区骨结核病专科医院的一名大夫。
刚到医院时,适逢医院初办,千头万绪,百废待兴,一切都得从零做起。一所新办医院,不仅要用过硬的医疗技术,优良的治疗效果博得患者的认可,同时还得用广泛的宣传,全力自我推销赢得社会的了解。于是他白天要忙于坐诊,晚上还要写材料,又要策划宣传工作。特别是当时医院接收的骨结核伴截瘫病人最多时有11人,这种病非常棘手,能够上手治疗的当时只有李廷俊一个人,医院就租了3间民房专供他接治这种病人。短短的几年里,李廷俊先后治疗了200多例这种病人。其间,他还负责培养这位院长朋友刚刚学医的儿子,于是熬到深夜三、四点就成了家常便饭,有时甚至是通宵达旦,饭捎带吃,有时边吃边干;觉抽空睡,常常忙里偷闲。骨结核医院的一段生活,让他颇感身心疲惫,并深深地明白这种疲惫不能属于一个要养活五个孩子和两位年老体弱的父母,更不能属于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医生这个职业不允许你有这种心理的疲惫。
于是他决定回到生活和事业的零界上,扎扎实实从那里迈出新的一步。
1989年,他毅然来到离石县卫校附属中医外科医院,在疑难病症门诊部坐了门诊。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五岁,身边有五个孩子要吃饭,要穿衣,要上学,这都得花钱,这一切都不允许他们的父亲再是一个穷光蛋。虽然有大器晚成的说法,但到了那“成”的那一天,恐怕真会有些来得太晚,何况这“成”又不是能等来的。这一切又不允许他再这般平庸下去,他决定放手一搏,于是李廷俊向领导提出承包疑难病症门诊部的请求。
通过双方协商,承包合同很快签定了下来。合同规定:承包属于资金自筹,自负盈亏性质,门诊部用房由他自行租赁,现门诊部存药作价处理,药物归他使用,药款上交医院,承包期为三年。并明确规定,此合同从签定之日,双方共同遵守,都有共同履行规定的法律义务。承包期满,本合同方告终止,如一方违约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必须负责由此给对方造成的一切损失。
这一合同的平衡点是院方卸下经济负担,又保持了门诊部的存在,严格地说李廷俊就是承包了疑难病症门诊部这几个字,承包给他的就是这个名号,这个平台。
由于没有钱,他把这个平台放在了零支点上。有时穷到他和带在身边的儿子连锅都揭不开,不得不借些米面充饥。一千元房租是向朋友王利清借的,药品的作价、用品的购置等费用是信用社五千元的贷款。 
门诊部开诊不久,李廷俊便接诊了一位肾衰竭病人,此人是中阳县张子山人,名叫贺雪珍,地区医院治疗很长时间没有效果,而且病情加重,危及生命,但病人又无法来诊室,于是他决定上门送医,治疗三个月后,病情大为好转,又服半年丸药基本痊愈。由于这位病人得病多年,多方求医无效,成了周边有名的重老病号,病好后自然轰动效应也不小。不到一年,他的诊所便红了起来,每天患者排队等候,疑难病症门诊部在离石成了一个响亮的名号,随之他的经济效益也有了明显的好转。
1992年3月,刚刚参加完全国海南骨科学术研讨会的李廷俊,被时任卫生局长专门叫去,俩人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地长谈。最终又一份承包协议,在双方开诚布公的谈话中,一举敲定。
第二天,他和离石县卫生局正式签定了承包合同,同日离石县卫生局下发文件,任命他为离石县卫校附属中医外科医院院长。除过一纸合同,实际上他什么都都没要。他又一次把自己放到零的支点上,从新的零点迈开了新的起步。但他毕竟成了一院之长,有了施展才华的更大平台。
一个县级中医外科医院,对前来就诊的的患者来说,前来住院治疗就看两点,一是看得了病,二是省钱。大家在他负责的的医院里找到了他们的这两种期盼。对于那些远道而来或者行动不便的患者,医护人员不分上班下班,白天晚上随叫随到,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方便。病人就是广告,时间不长,患者接踵而来,仅他一人平均每天门诊人数都超过四十人,光住院病人就达到三十多人,成为离石乃至附近相同规模医院中就诊人数、住院人数最多的一家。
随着李廷俊善于治疗疑难骨病和扶困济危的的事迹在在社会上传开,不少媒体先后对他和中医外科医院进行了采访报道。全国各地骨病患者蜂拥而至。这些病人大都是抬着来到医院,走着离开医院的,这样一来,中医外科医院的名声更是传遍了全国各地。
接着他又请了五名医护人员,涉及医、护、药、化验、拍片五个专业。在技术力量得到充实的同时,医院规模也随之扩大。中医外科医院的变化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地区卫生局局长、吕梁市红十字会常务会长孙世章同志更是关爱有加,多次到医院走访调研,就在他退休前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将该院划拨给吕梁地区红十字会接管,并将医院改名为“吕梁地区红十字疑难病症医院”,于1994年5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挂牌开诊仪式。这一天,又成李廷俊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
2000年,经过选址和建设,李廷俊的新医院迁入了新址,至此,他终于有了第一家真正属于自己的医院。这更加极大地激发了李廷俊的创业热情,也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艰辛的努力,医院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医院总建筑面积达到5000多平方米,病床100张,职工102人,医技人员73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36人。设有门诊部、住院部、有骨病、结核病、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以及办公、制剂、放射、检验、心电、彩超、CT等科室。被吕梁市政府批准为吕梁市中医药研究院、吕梁红十字医院,成为吕梁市集医疗、科研为一体的市直自收自支全民卫生事业单位,是吕梁独具传统中医特色以专科为主的综合型医院。 
 
精心试验研制出灭痨灵方
 
在漫长的行医生涯中,李廷俊始终勤求古训,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博采众长,从不拘泥于一方一药,不局限于一家一说,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积累了精深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了从前人的医疗实践中汲取营分,他如痴如醉地攻读了《内经》《伤寒论》等200多种名家医著,硬是把这些医著“啃烂消化”了,在此基础上,他形成了自成一体的辨证与辨病结合治疗体系;在多种疑难病症的临床诊治中圆机活法,得心应手,并尊崇大医精诚之训对待每一个患者。他始终没有忘记弯着腰走路的父老,没有忘记喘着气爬坡的乡亲,于是“根植传统求突破,面向大众治疑顽,奉献爱心创和谐”的办院理念,成为他治病救人的行为准则。
在艰难创业的过程中,在兼治百病的基础上,他始终把骨病和结核病的治疗做为医院的“特”色。围绕这个“特”色目标,他和他的团队进行了无数次的临床医学试验,也获得丰硕的科研成果。
第一次试验时,他选择了三个研究项目。灭痨复骨丸、灭痨托毒散、启瘫复元胶囊。这几个成药的研制中就分别有有毒的蜈蚣、大毒的马钱子和药性强的牡蛎。这几个处方都有着极强的理论支撑,但关键是上述几味药的份量必经用实验来加以印证和确定。
这里没有白鼠,也没有更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李廷从就把自己既当作实验者,又当作被实验者,自己做的药自己吃。为了慎重起见,他先按照药典规定毒性最大的马钱子按古法炮制,将此药按照每日0.6克入药,药制好后,他收藏起来自己默默服用,0.6克的剂量服后没有丝毫的不良反应。他觉得这个剂量恐怕对流痰的缓、顽、固很难有显著疗效。
于是他又进行了剂量上调,调至0.8克,调至1.0克,上调后他仍在默默服用,仍在静静地等待,细心的感觉着。
尽管他做的隐秘,但这一切将没有逃脱老伴的眼睛,老伴悄悄拿了他的“试验品”也偷偷的“品”起来。后来,儿子、儿媳也加到了试验的队伍,最后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都自愿加入到试验险队伍的行列。
这些参试者当中有体格强的,也有体质弱的,有身体健康的,也有本身有这样那样的疾病的,人员类型全面,代表了各个类型的人员,没有组织,没有动员,没有劝说,更没有要求。有的只是他们出自内心的恳切的要求,这样一支自发形成的队伍,却构成了一个人员组合的最佳结构,这一切都是他根本没有想到的。
每日量加至了每人1.2克,所有参加服药试验的人都没有不良反应。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数字,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验印证,他的心里终于有了底。
于是他决定进行临床治疗观察,他亲自严把各个环节,精心制作成药三十份,用于住院病人的临床治疗,服药后,除一例病人疼痛缓解很快,但出现脸面浮肿、肌肉抽搐的表现外,其余病人都有明显的疗效,但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这时他如释负重,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那一例病人即使是个例,但也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成药出去,什么样的体质的人,什么样的情况都会遇到,必须慎之又慎,绝对安全。“一个也不能有!”这是他的底线,于是李廷俊将治疗结核截瘫的启瘫复元胶囊,日服量定为1克,治疗风湿、类风湿的“滋肾蠲痹丸”日服量定为0.8克。正式将这几种药用于临床治疗。
至此,他的科研项目可以说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接着,李廷俊制定了第二步的研究目标。这个目标是以骨痨为推手的痨病全覆盖治疗药品,和以脊柱结核截瘫股骨头坏死为重点的骨病全覆盖治疗药品。如果这一科研目标实现,将预示着他的痨病与骨病治疗体系的全面形成,这不但在吕梁市,即使在省内也是独树一帜。期间,他通过对209例的病例研究对比,发现脊柱结核致瘫的主要原因是脓肿、干酪样坏死物、结核肉芽组织、死骨、脊柱畸形等的压迫,因此解除压迫就是治疗的关键。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必须做好两个方面诊治,一是限制病变发展促进骨修复,减少病变物产生,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坏死物吸收,尽快减轻压迫,以防止和减轻神经变性。在这种病的治疗中,他用了自己研制的三种成药,共同施治。
正在进行脊椎结核截瘫研究的关键时期,医院来了一位病人,对方身体瘦弱佝偻,面如树皮,头发枯燥如蒿草,初看这位病人的年龄应在五十岁以上。
然而在为其诊脉当中,问到对方年龄籍贯时,病人才有气无力地说他叫王荣,是内蒙古五原县塔尔湖春光四社农民,今年只有三十三岁。
李廷俊心中不禁骇然,一个正值年富力强的青年,让病魔折腾的就像个老头,久经病场的他再一次领略了病魔的可怕。
 他认真询问了王荣的基本情况。原来王荣于五年前发觉背部疼痛,1989年被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民医院诊断为胸椎结核,此后五年间辗转全国治疗,而且曾入住五家较大医院治疗,几乎没有什么效果。1993年三月又出现双下肢体麻木无力,全身疲软,大小便费力,渐至卧床不起。经过认真检查,李廷俊发现患者胸11、12椎后凸畸形,右下肢呈现弯曲内收状。脐水平以下感觉丧失,双下肢完全瘫痪。再做详细地诊断,发现王荣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再加之舌尖红、苔黄腻、脉细数、右骼窝可触及一囊性包块,血沉明显增快。
如此重症截瘫,实属少见,为慎重起见,进行X线检查,发现胸11、12椎体结核伴椎旁脓肿,右骶骼关节及髋关节结核伴骼窝脓肿。
标准的脊柱结核瘫痪,属于重型病人。李廷俊亲自拟定治疗方案,一药为主,三药合进,具体用药方法是:启瘫复元胶囊:每日三次,每次2粒。灭痨复骨丸:每日四次,每次2丸。灭痨托毒胶囊:每日三次,每次4粒。
观察治疗四个月,王荣精神、食欲有显著改善,背痛完全消失,恢复了感觉,大小便正常,不但在平地上可以自由行走,而且还可以拄着拐杖上下楼梯,血沉正常,通过X光检查病灶处于修复期,椎旁及骼窝脓肿消失。便决定出院服药治疗。
出院服药三个月后,于1994年6月30日王荣返院复查,这时的王荣已经恢复了他年轻的精气神,自觉没有任何不适。他还告诉他说不但能做一般的体力劳动,还买了一辆小四轮拖拉机,跑起了生意。
三种新药在王荣身上的奇效,增加了李廷俊的自信心。在此期间,内蒙古五原县的郑守存、汾阳市晋剧演员张小平、石楼县西卫乡高家坡村郑国平、临县农民贾喜平、离石城关镇陈玉香以及蒙古国患者乌云其其格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椎体结核伴截瘫的患者,住院服药后都均获得临床治愈。通过对209例患者的病情统计,治愈195例,占总数的93.3%。在研究脊柱结核截瘫的同时,他也将另一疑难病症——股骨头缺血坏死作为了新的攻关项目。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医的传统叫法是骨蚀,也叫髋骨痹,因其病因繁多,病理复杂,病程绵长,致残率高,属于骨科常见疑难病症。
对于股骨头坏死,西医采取的是有创治疗。一是病人痛苦大,年幼、年老及体弱患者难以忍受,二是费用太高,很多患者负担不起,有的患者病还没有治好已经家徒四壁,后期治疗、保养很难跟上,三是远期效果不理想,后遗症较多。为此李廷俊重组科研组,加强科研队伍力量,从1994年开始到2004年利用十年时间对226例患者进行跟踪观察研究,治愈149例,显效49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8.2%。鉴定后,对股骨头坏死治疗延长至2年以上,结果治愈率高达90%左右,说明治疗时间的长短是关键因素。
在李廷俊的主持下,他们所研制的上述药品分别于1992年、1997年获市卫生局、药监局批准,成为院内用药,2012年省药监局重新审核,经毒理、药理等试验认定,上述八种药安全、有效,批准院内使用。特别是治疗各类结核病的特效系列药,灭痨复骨丸、灭痨托毒散、启瘫复元胶囊等数十个有效方剂,临床用于十余万患者,疗效显著。在此期间,他们先后完成的骨与关节结核、截瘫、肺结核、股骨头坏死、颈椎病等五项科研课题均被评为国内领先水平。他们在治疗骨结核、股骨头坏死、截瘫、肺结核、颈椎病等五项科研课题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他们研治的灭痨复肺丸获国家专利,另8个省批科研制剂和百余个治疗多种疑难杂症的处方疗效独特,患者遍及全国各地及美国、日本、俄罗斯、西班牙等十多个国家,救治疑难杂症近三十万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者仁心的奉献精神
 
在李廷俊的家里,贴着唐代名医孙思邈的一段话:“若有疾厄来求救者,皆如至亲之想。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勿避险峻,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勿做功夫形迹之心。”这即是他的行医准则,也是他医德医风的真实写照。
李廷俊从小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家庭的熏陶,立志以忠、孝、仁、义、礼、智、信七字为做人准则,善良为本、厚德宽人,时时要求自己并铭记孙思邈的医训和赤脚医生本色。在建院初期即创立了“以德为先、以人为本、以患者为重”的办院宗旨,以中医药为特色,科研医疗为一体,以精湛的医术,独特的疗效,救死扶伤、扶危助困为立院之本。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勤俭治院的优良传统,对子女严格要求,聚贤德之仁医,选同道之职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一切为患者服务,对患者不论富贵贫贱,为官为民,均一视同仁。医院不但不收挂号费、诊疗费,就连药费价格也低于同等医院。对贫困患者不收住院费,特困患者视情况减免药费,个别患者无钱返乡时还给予路费。有钱无钱住院看病,忙前忙后,日夜操劳,欠账不记,欠款不追。而且为数千例特困患者减免药费、床位费、资助路费等近千万元,无一例病人因无钱而拒绝治疗,无一例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1993年春节临近,吕梁行署专员冯其福收到来自河南商丘患者王德福的一封感谢信,信中讲述了他在吕梁中医外科医院看病的经历。就在同年的初春,河南商丘骨结核患者王德福在四处求医无果的情况下,慕名来到离石县卫校附属中医外科医院找李廷俊。经过检查,发现患者王德福胸12、腰1、2椎体破坏,窦道形成,几处流脓,诊断为胸腰椎结核,病情十分严重,必须立刻住院治疗。但王德福的爱人说,由于四处求医,钱已花完,实在没有住院的费用,李廷俊知道这病人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轻则瘫痪,重则死亡,于是就免去他的医药费,让他们先住院治疗。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伤口得到愈合,行动也很方便,病人要出院了,李廷俊免去了王德福所有的费用,又给他带了三个月的药,还买了车票送他们回家。后来,李廷俊又免费给他寄了三个月的药,彻底治愈了他的病。
 冯其福专员看了这份感谢信,被李廷俊的事迹深深感动,当即在信上做了如下批示:
“洒向人间都是爱,是老区精神,是吕梁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李廷俊大夫为他们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楷模,送报社宣传,让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本市患者李某,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某大医院求治花费巨资,使得家庭极度困难,无法支撑。后又发现大量胸水,情况十分危急,孩子父亲求助于李廷俊,他毅然答应收住医院给予免费治疗,出院后又派车送回家,其后减免部分药费,跟踪治疗达二年之久,减免费用近半数,直到痊愈。李某康复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结婚生子。
石楼患者张某,患粟粒性肺结核、胸腰椎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病情极为危重,在省城结核医院治疗,多次催促出院,让准备后事。其母求助于李廷俊。他说:生命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就得治,没有钱他也治。收住入院后精心治疗三个月,病情好转。出院后李廷俊又亲自上门送药诊治跟踪治疗二年余,前后共减免医药费近五万元。其后去追访,张某已能做一些家务活。
山西医学院教授杨某是李廷俊老师苏某的爱人,1998年患股骨头坏死,疼痛难忍,不能行走,靠轮椅出行。李廷俊得知后,去她家看望并提出医治方案,经患者同意后,用他自己研制的芪鹿活骨丸、复骨丸、龙蚣胶囊中成药进行治疗,并开了一个月的舒筋活血止痛中药汤剂,服药一个月后,疼痛消失,并能拄着拐杖行走。其后,停服汤药,继续每月诊治送中成药一次,半年后,患者甩掉拐杖,可以外出,服药一年后,经检查临床治愈,并在各地多次旅游,现年93岁,依然健在。治病期间,苏老师多次提出医药费的事,但李廷俊予以全免,始终未收一分钱。
柳林县李某,退伍离休后患肺心病,第一次找李廷俊看病后,因家庭人口多,生活困难,李廷俊便抽出时间,每年多次亲自上门检查诊治,二十来年从未间断,直至2017年李某87岁去世为止。
1998年10月,李廷俊参加了CCTV——《健康之路》九九重阳节大型义诊咨询服务活动,在北京、河北赵县等地义诊十余天。多次参加由市关工委、市红十字会组织的在兴县、岚县、离石、中阳等地为村民大型义诊的活动。李廷俊不但是远近闻名的仁医,更是一位充满大爱的长者。
1998年,他回到武家庄镇时,听说镇中学的几百名学生由于无法饮上健康卫生的水,不少学生由此生病,李廷俊当即到学校了解情况,当他看到厨房水缸里浑浊的水后,当即决定把领到的国务院给他颁发的特殊津贴五千元全部交给学校,并承诺全部包揽打井费用。打出优质泉水后,李廷俊又帮助安装了引水设备,使几百名师生喝上了卫生的泉水;2008年,出资五万元在上庄村建起了仁爱小学。同年,又拿出四万元给吕梁市关工委购置了“中华魂”读书教育活动用书;汶川、玉树地震后,他是吕梁市第一批捐款的人,先后为灾区捐款十二万元,其中资助山西中医学院汶川学生学习生活费用五万元。2013年,捐资五万元修缮柏洼山介石山房雕塑傅山石像等。
2008年2月,李廷俊荣获山西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道德楷模魅力人生•十大文明形象大使”;2009年1月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组委会授予的“全国百名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楷模”;2014年12月年荣获由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广电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开展的全国第六届“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2015年9月荣获由全国老龄办开展的首届全国敬老志愿服务表彰大会“优秀敬老志愿者”。
 
荣誉加身却始终谦虚谨慎的“中医大家”
 
在冶病救人的道路上,经过数十年的摸爬滚打和精益救精,李廷俊获得了巨大成功。
经他治愈的病人,只要一提到他,都会不约而同的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着说:“神医,神医!”
成功之后的李廷俊,各种荣誉也接踵而至。他先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主任医师职称,并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专家。他先后担任和兼任的主要职务有:美国国际华佗中医学院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名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人才分会两会资深会长;全国骨病学术研究会执行主任委员;山西省骨伤人才学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五届理事会理事;世界中医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吕梁市中医药协会副理事长;《亚洲医药》、《世界骨伤杂志》副主编,全国老干部健康管理顾问团主任委员;中国癌症康复治疗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馆员、政协吕梁市第一届常务委员、吕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98年4月,李廷俊又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1998年5月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2000年1月科技部授予“第五届跨世纪人才十大新闻人物”;2000年10月科技部六部委授予“十大杰出医学跨世纪人才”;2004年2月联合国国际交流医科大学,以中医中药治疗骨结核、肺结核、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三篇论文答辩,授予联合国国际交流医学博士学位;2007年中华爱国英才报效祖国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华爱国先进模范个人”;2008年3月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二等功;2009年11月世界骨伤协会、中国骨伤人才学会、高等中医院校骨伤研究会授予“中华骨伤医学大师”;2016年5月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首批山西省名老中医”称号。
李廷俊还先后出国交流访问学习达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参加了由商务部、外交部组织,以著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身份随团同国家领导人出访和会议交流。2008年11月上旬,李廷俊跟随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参加俄罗斯中国年闭幕会和第二届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2010年4月他又跟随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首脑会议和经贸文化合作论坛;2010年11月,在澳门参加了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召开的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及第三次部长级会议;2012年6月,在韩国参加了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主持的世博会中国馆开幕式和第三届国际健康养生节中韩论坛暨中韩经贸洽谈会;2012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柬埔寨参加东盟国家首脑会议,李廷俊随中国商务行业代表团参加了东盟商务投资峰会;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俄罗斯,李廷俊随同中国商务代表团参加了中俄经济论坛和习主席、普京总统主持的中俄旅游年活动大会;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印度,李廷俊随中国商务行业代表团赴印度参加了经贸活动及招待晚宴;2014年11月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APEC会议;2015年11月在北京参加由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此外,自1993年以来,李廷俊多次参加在美国、法国、韩国、澳大利亚、南非、北京、上海等地举办的国际、国内中医学术会议。
有了名气,有了各种荣誉,但李廷俊心中坚守的“救死扶伤”的大医仁心没有改变。他仍然一是条孜孜耕耘于医学沃土上的一条老黄牛,没有因为成了名人,变得“人难请、话难听、脸难看”。他对患者始终做到三个一样“熟悉不熟悉的一样,难治和易治的一样,高官和平民一样。不管是什样的病人,不管病人什么时候就诊,李廷俊总是随叫随到,满腔热忱。
在与李老坐谈中,他动情地说:“科研成果,医疗技术,虽然凝聚了他几十年的心血,但这些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来自于百姓,必须服务于百姓,造福于百姓……”
他一如继往地生活着,默默地工作着。许多患者愈后来信说:“李大夫不仅治好了我们的病,还教育我们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古人说“生子当如孙仲谋!”经过李廷俊治疗的病人和了解他的人都说:“做人当做李廷俊一样的人!”(王俊闳)
 
(文中内容主要参考《岐黄人生——大医仁心李廷俊》一书)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全站三晋国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