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用户注册 | 登广告爆料邮箱繁体简体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 > 本站新闻 > 书画 >

100余位画家挥毫泼墨绘太行

未知 2015-06-07 15:43
本报6月3日讯(记者 李遇)今日,为期12天的“中国梦·太行魂——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展。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左中一,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蔡武,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副省长张复明参观了…

一幅描绘八路军奋战太行山的画作前聚集了许多参观者 本报记者李遇摄

    

    本报6月3日讯(记者 李遇)今日,为期12天的“中国梦·太行魂——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展。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左中一,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蔡武,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副省长张复明参观了画展。
    胡苏平表示:“这次画展几乎汇集了全国山水画名家,像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等都有画作展出,如此多的名家,把太行山画得这么壮美,规模之大水平之高,这些年是很少有的。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中国梦·太行魂’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通过独特的视角缅怀先烈,展现了太行风骨,弘扬了太行精神,对我们建设‘三个文化’,重塑山西形象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经过近两年的准备、展览组委会及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工作会议的数次研究商议,“中国梦·太行魂——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关注中国画领域出现的“太行艺术现象”,被定位为打造国家级高规格高水准的中国画学术展览。今年又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此次画展立意弘扬坚韧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歌颂伟大的党和人民,促进当代中国美术的创新发展,从而弘扬中国画艺术的时代风貌和民族精神,继而引领当代中国画的“推陈出新”。
    展览作为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项目,特邀中国美协主席团成员,中国画艺委会新老委员、部队、各省美协、画院、艺术院校的100余位中国画名家,共展出作品209幅,不仅突出学术性、作品的历史节点代表性,同时还突出创新性,给观众带来一场内容饱满、形式多样的视觉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为力行中央“八项规定”,节俭办展,本次展览没有举行开幕式,在近年来中国美术馆所举办的展览中也属于第一次。
    展览将持续到6月14日,8月将在太原美术馆举办巡回展览,届时,还将召开“太行艺术论坛”研讨会,进一步集中展现并梳理探讨当代中国画创作风貌,打造一个引领当代中国画创新的高端学术平台。
    本次展览由中国美协、文化部艺术司、山西省文化厅主办,中国美协艺委会学术主持,山西省美协、山西画院、山西省艺术中心承办。

    ○画家专访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王裕国:
    艺术家画太行山就是要彰显国人的脊梁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王裕国来自辽宁,很喜欢山西,去过山西不少地方写生、绘画,尤其是太行山,进进出出最少也有五六次。
    画山水,王裕国喜欢大气魄,他说,在这一点上,太行山对他有很多启发。“中国人对山情有独钟。西方人看山当风光看,但中国人看山,有拟人化的东西,有很多情感在里头。比如我看太行山,它的博大、壁立千仞的伟岸,自然的侵蚀、风蚀、刚劲都给人一种启迪,一种向往。过去把山看作是江山、男性、力量的象征。所以在宋代时,山的伟岸、高大、高山仰止被表达得淋漓尽致。现代人喜欢玩点儿小情趣,小情趣当然有小情趣的妙处,但大山有雄风博大的气质和气度,人都是多元的,欣赏艺术也是多元的。”
    王裕国画了很多太行山题材的作品,都以《大岳》为系列,获了很多大奖。他认为,太行山不光让他收获了艺术上的成就,更对他的艺术气质有很大的影响。
    太行山是北方山水地理地貌最典型的石头山,太壮美了。这是一般人看到太行山时最多的感叹。“太行山对中国山水画家有太多的感染了,不管是画山水还是画人物或者花鸟,大家都要进太行山去感受。因为只有你有了真实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把生活画好。为了创作出好的作品,我都会反反复复去太行山,感受到了原来山这么美、这么壮观。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心打开,才能有如山一般伟岸的胸怀。”说起对太行山的印象,王裕国的感触很多,“自然是有品格和气质的,人也是如此,当一个人外在和内在的品格气质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作品也就完成了。道法自然,师法自然,自然感受,才能把自然画好。”
    每次去太行山,王裕国都会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长则半个月,短则三五天,绝不会草草收工。每次去了都是住在老乡家里,出门见山,拐弯见水,与太行山以及山里的农家朝夕相处。
    太行山里的农民,给王裕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有一年正月初五,王裕国去太行山写生,照例住在老乡家里。有一天,下了大雪,吃过饭,王裕国拿起画架就打算出门。老乡急忙拦住他,把自己的大皮靴、马扎都塞给他,让他赶紧穿上、带上,还嘱咐道:“你这画画,在那儿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一动不动的,坐上马扎,比那大石头上舒服点儿。还有我这皮靴防水,你穿着站雪地里,不冷,也不滑。带上,都带上!”谈起太行老乡对他的照顾,王裕国深受感动,铭记至今。“太行山里的老乡们太纯朴了!我们去了家里,他们招待我们的饭菜,比他们平常吃的要好得多,他不是为赚我们的钱,钱又不多,他是觉得,只有这么招待我们,才对得起我们在这儿画他的家乡。”
    因此,得知山西要举办这样一个画展,王裕国很受震动,“这个活动主题性极强,一个是表现了太行山的自然风光,另外太行山作为抗战时期的根据地,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个画展集中了全国美术界顶尖的名家进行大规模的展示,这是让人非常震撼的。”
    提到本次画展的主题“中国梦·太行魂”,王裕国更是连连赞叹,“中国梦是什么?是强国。强国靠什么?靠文化。文化艺术是最本性的东西,强国要以文化为先导。太行屹立千秋,中国再度崛起,这就是我理解的太行魂。太行山,永远是我们中国人的脊梁。艺术家画太行山,就是要彰显出国人的脊梁。”

本报记者 王晓娟

    中国当代国画家马建法:
    太行山是最能代表山西地域特色的山脉

    今年53岁的马建法是中国当代国画家,曾参加过无数大大小小画展,但这次他依然很激动。“这是以我们山西的太行山为题材的画展。太行山,是最能代表山西地域特色的山脉,也是最能体现山西人文风貌的文化符号。”马建法指着展厅里的画作说道。
    在山西画家中,马建法以画山西民居建筑而闻名。在这次展览中,他的参展作品《太行威名——太行山路居地》,共有10幅画作,包括了麻田、王家峪、北村旧址、涉县赤岸村、太行山石头村、黄崖洞等八路军革命根据地旧址。“我想以民居来反映当年的革命历史,反映抗战题材,引发大家对那段岁月的回忆。而且,山西民居是山西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集中体现,过去人们走西口,挣了钱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盖房子、娶媳妇。因此,民居的艺术特点也最能反映黄河流域人民的生活。”马建法告诉记者,通过画山西民居,他想把山西、山西人介绍给全国,让大家都来了解山西人不仅有煤炭,还有勤劳、朴实、善良和智慧。山西民居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来自清徐的马建法,虽然生在山西、长在山西,有丰厚的生活积淀,可是要想用艺术作品来展现出山西的地域文化,难度系数也是比较高的。
    画家不是历史研究者,不是建筑学家,但画家笔下的作品在另一个角度和层面上反映出历史的真实,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越是痛苦的时候越能画出真作品。”马建法说,去太行山区采风、写生,山路难行,难免有崴脚、磕碰的事情发生,但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有一次我背着速写本,挎着相机去山里头写生,结果一个人走得迷了路,不知不觉走到了悬崖边。那时已经是傍晚了,再不赶紧走出去,太阳就要落山了。天黑之后再想回去,就不太可能了。眼看下面就是我之前走过的亭子,可我怎么也找不到去那里的路,情急之下,只好从三四米高的山坡上跳了下去。”
    回去之后,想起这次自己的遭遇,再联想到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战士在敌后如何与敌人周旋,保存革命力量,马建法陡然有了灵感。“美术家对太行山的热爱由来已久。太行山有强大的气质,丰碑般的体魄,革命战士以太行山为依托,极大地唤起了全国抗日民众的抗战热情,由此而展开了宏大的抗日画卷,这不就是我想反映的太行魂吗?”

本报记者 王晓娟


    ○画家专访
    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丁杰:
    这是当代国画山水画水准的最高展示

    6月2日下午,中国美术馆都快要闭馆了,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美协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丁杰和艺委会的其他专家还在调整“中国梦·太行魂”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的布展:将某幅作品撤下来,或者换到另一个展厅,甚至将某面墙上的所有画作都重新安排……作为外行,记者并不知道他们的调整出于什么目的,又或者会有什么作用,能感受得到的仅仅是作为此次画展的负责人,丁杰还在完善着每个细节。
    对于此次中国画展,中国美协乃至整个美术界都非常重视。八百里太行山,气势磅礴,在国画史上,就曾经孕育出荆浩、关仝、范宽、李成、郭熙等山水画大家。被称为“北方山水画之祖”的荆浩,他的《匡庐图》就取材自太行山,是中国绘画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标志着山水画的全面成熟。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近30年来,国画家们承接传统,大胆创新,又将视线投向了太行山,以一种全新的风貌,再次解读、界定太行山作为山水画艺术中文化符号的意义。1984年,贾又福的《太行丰碑》和吕云所的《夜走太行》,同时亮相全国美展,引起广泛关注,国画界一种独特的“太行艺术现象”由此诞生,全国画家写生太行、创作太行蔚然成风,一直到今。
    不仅如此,作为抗战史上八路军及抗日军民生活和战斗的重要地域,太行山已经成为现代史上灯塔式的地标,诞生了伟大的“太行精神”。正如丁杰参加此次画展的画作《太行雄姿》上题写的那样:“太行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军民一家鱼水依存、并肩作战、百折不挠、艰苦朴素的团结精神,是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放在心中的亲民精神,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不顾一切困难、无私奉献的爱民精神。”
    丁杰介绍,去年10月17日至26日,为筹备这次画展,在国家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龙瑞的带领下,40多位来自北京、山东、广东和云南等地的画家参加了“中国梦·太行魂”太行山写生活动,此外还有画家陆续前去,有些画家甚至不止去了一次。“画家们深入生活、深入自然,和群众们聊天,了解风土人情,体会太行山的人文精神,获取灵感,并从‘老根据地’人民身上学到了很多优良品质。回来之后,又创作精品,回报人民。”丁杰说,“此次画展,一百多位画家奉献出了两百多幅画,每人两幅,一幅写生作品,一幅创作作品,以山水、人物为主,也有少部分花鸟。此次展览从收到的222幅作品中,经过专家的审议,挑出写生作品84幅、创作作品125幅”。最终,参加此次画展的,不仅有来自中国美协主席团、顾问以及中国画艺术委员会的新老委员,还有全国知名的中青年画家。为了让观众能深刻了解太行艺术现象,主办方还从中国美术馆、江苏美术馆里拿出收藏的老一代艺术家的几幅作品,是当代国画山水画一次最高水准的艺术展示。
    丁杰说,举办这次画展,不仅要保证画展的水准和学术高度,同时也要弘扬一种“写意精神”。写意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不求工细形似,要求画家能从本质上把握艺术对象的精神本质。丁杰希望,此次画展能让国画家们对艺术有更高的追求。

    山西画院院长王学辉:
    把太行的美推荐给全国同行

    忙,忙,忙……这一个多月以来,山西画院院长王学辉几乎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
    6月2日14时,距离“中国梦·太行魂”画展开幕还有整整24小时。对于山西来说,主办此次大规模、高规格的大型画展还是第一次。中国美术馆展厅内,工作人员正在整理画作,调整灯光,现场布线……所有细节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王学辉不断穿行在5个展厅之间,试图避免任何可能出现的疏忽与遗漏。
    “从早上8点多来到展厅,他这么跑来跑去一直忙到现在。”说起王学辉,工作人员很是心疼。记者走过去,刚想跟王学辉打个招呼,立刻有人跑过来:“王院长,您快来看看这个应该怎么弄……”听到有人问,王学辉赶紧跑过去实地查看,要是实在跑得累了,他才在展厅角落的一把椅子上坐下来喝口水。也就是在这个休息的间隙,记者才能和王学辉聊上几句。“太行山有石头、有树木、有瀑布,山势壮阔,将雄伟和秀气这两个特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特点特别适合画家来表现。太行山的美,古人就开始关注了,从五代时期到北宋的几位著名山水画画家,都在画太行山。中国山水画的面貌和技法是在宋代形成的,而北派山水就是以太行山为代表的。”说起办画展的初衷,王学辉滔滔不绝。
    王学辉说,我国最早画太行山山水的画家应该是荆浩。荆浩是五代时期后梁最具影响力的山水画家,山西沁水人。当时天下动荡,荆浩隐居在沁水中条山主峰历山东北麓的寺沟河谷,每天写生作画。身处气势磅礴的太行山中,他对大自然的审美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荆浩之前,中国的山水画很少能见到表现雄伟壮阔的大山大水和全景式布局。荆浩创立了“开图千里”的绘画新格局,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画风。而今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的《匡庐图》,就是荆浩以山西太行山水为题材背景而作的。“解放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的山水画画家,可以说没有没去过太行山的。一旦去了太行山,就都爱上了太行山水。”王学辉激动地说,“全国的画家都往太行山跑,有很多画家几十年都在画太行山,有的一年要去好几次,还带着一拨一拨的学生来写生。尤其是南方的画家,他们来了之后就不想走了,他们没想到,石头的美感、纹理,在太行山都能找到;一些绘画的技法,也都能在太行山找到。太行山太适合美术表现了!”
    太行雄奇,太行之美,吸引着一代一代的画家,他们把太行山描摹在画布上,渲染在宣纸上,定格在永恒的记忆中。
    但是,太行山也很大,很多人不知道太行山八百里绝大部分在山西,他们跑到河南、河北与山西交界的地方,只看到了太行山的一个边,就以为自己了解了太行山。“看到这种情况,我很痛心,也觉得遗憾,我很想把太行山真正的美推荐给美术同行,让全国的美术工作者、全国人民都知道我们太行山究竟有多好,让他们真正认识太行山,了解山西。”讲到动情处,王学辉挥舞着手,非常激动,“通过这种美术表现形式来宣传山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文化资源,这就是我们办这个画展的初衷。”王学辉告诉记者,这个念头在他的脑子里盘桓了很久,直到去年,省文化厅要搞一个美术大活动,山西画院便将“中国梦·太行魂”立项,报了上去。结果,这个项目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的认可和支持。“国家首次设立艺术基金,山西画院的项目就得到了150万元的投资,这在省一级的美术项目里是头一份。”更让王学辉开心的是,今年恰逢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太行山作为抗战根据地,有太多的革命回忆了。
    因此,在中国美协的支持与号召下,去年,山西画院邀请全国120位画家前往太行山,其中不乏全国顶尖的国画画家,他们挥毫泼墨,画太行,赞太行,把太行山的美、太行山上的革命记忆定格在画纸上。有些年纪大的画家,没办法亲临,但愿意把自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画的太行山拿出来,在这次展览中展出。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王晓娟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全站三晋国内图片